2017-09-13 16:38:48估車

秋天養生之道 怎麼進補 強身不長肉

渡過酷熱難耐的盛夏,涼爽的秋天,正是補身的最佳時機!跟其他季節進補有什麼不同?以中醫的角度來說,秋天滋陰,因此小孩與女性在這個節氣會比較不舒服,也特別需要調養身體。秋天適合進補,但只能溫補,否則易上火,因此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最好改良作法。與其他季節不同的是,秋天進補要防「秋燥」,不少人開始口乾舌燥、皮膚乾裂、乾咳,可喝檸檬水減少燥熱。要以「溫補」為主,早晚天氣變的有些寒意了,因此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免著涼,早晚外出最好要多加一件衣服來禦寒,入秋後,天候變得比較乾燥,有人開始口乾舌燥、皮膚乾裂脫屑、嘴角炎、便祕、乾咳、甚至流鼻血,這可能是身體缺水乾燥的徵兆。不過秋天進補究竟要補什麼?涼補又能怎麼補?入秋後因過敏上門求診的病患明顯增加,有人是起床後開始噴嚏連連鼻水不斷,也有人眼睛紅腫且皮膚起疹子搔癢不止,最麻煩的就是過敏引發氣喘導致的咳嗽。而由於過敏難根治,不少家長在求助西醫,以及購買防蟎用品之餘,也紛紛求助中醫,期待藉由改善小朋友體質而根治過敏。秋天主燥,因此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搔癢、眼睛乾癢的症狀。她建議爸媽,平常不妨給孩子喝「生脈飲」當飲料,生脈飲的藥方為人參、麥門冬、五味子加水熬煮,放涼後飲用。麥門冬有安神的效果、五味子可顧腸胃,喝下生脈飲可以養陰益氣,讓人不會口乾舌燥,並且增強免疫力、增強活力,對小孩或老人都相當適合。爸媽也可加入蜂蜜,酸酸甜甜的口感比較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天氣一轉涼,胃口似乎變得好起來,許多原本吃不多的人到了秋冬時節也會吃得比平常多,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其實這是生理的自然反應,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外界的氣溫有很大的關係,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維持體溫,新陳代謝會自然地加快,燃燒身上的脂肪或醣類來產生熱量。人的體溫每上升一度,新陳代謝就會加快10-13%,所以冬天裡為了讓體表下降的溫度上升,新陳代謝自然就會快起來。當身上貯存的能量被消耗掉以後,血糖也會下降,這時就會感到飢餓。天氣越冷,餓得越快。為了應付這多消耗的熱量,必須吃進比平常更多的東西。如果此時不小心吃進比平常多的熱量,甚至超過新陳代謝加快所消耗的熱量,就會導致發胖。所以秋天胃口特好,常常進補,只是回應身體深處所發出的吶喊,滿足生理上的需求罷了,不要有罪惡感。但是,許多人都拿捏不住進補的分量,補得太超過,一個冬天下來,整個人也多了好幾圈。
要如何進補才不會發胖呢?
第一招:補營養不補熱量。
只要比夏天多吃一點,熱量就會多一些,為了避免熱量過多,要把握「補營養不補熱量」的原則。那就是「少糖少油,多蔬多果」,這樣即使吃多一點,也都是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把熱量減到最低。
第二招:蛋白質取代澱粉。
秋冬多吃的是烤肉或火鍋,記得蛋白質多吃,澱粉少吃。食物在人體消化時所用掉的熱量有關,蛋白質消化的時候身體必須消耗比澱粉多四倍的熱量,所以同樣的熱量吃進來,當然是選蛋白質而不是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