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6 13:15:07小立

難與痛的「分隔板」



前幾天去了一趟合歡山,走完合歡群峰,順利攻下
5座百岳,

尤其是山友口中小有難度的合歡西峰,因部份隊友體力不濟,拖延了第一集合點的抵達時間,

讓我們在第二階段前往西峰的路上,為了趕時間吃足了苦頭。

完成單攻北、西峰的我,以為自己走得很辛苦了,

但其實回到山下之後,再跟其它百岳的難度比起來,這只是小菜一盤而已,

只因當下自己身在”裡面”,所以看「累」與「難」就覺得特別放大,

大到沿途精彩的風景都還來不及讚歎的時候,就被負面的感受給刷洗掉了,

就這樣眼裡心裡都被自己的辛苦與疲倦裝得滿滿,撐得漲漲的。

 

但會不會,還有其他的可能?

在身體已經被極度疲憊佔據,心裡只剩下瀕臨放棄的念頭時,

還可以有另一種資源能出現,請當下辛苦的感覺暫時退位,讓視覺框框可以移動到其他地方,讓身心在大大的天地之間得到釋放。

而那會不會是一種叫做「分隔板」的東西?

「分隔板」用於花圃與草皮分隔時,可以阻絕草皮搶肥及生長過旺,影響了花圃植物的生長,

用於抽屜整理時,可以彈性分類、輕鬆隔間,終結混亂無章的場面,便於整理,

 

於是,有了身心「分隔板」之後,我可以自行裁切想要的大小,決定每一次要處理的份量與範圍,

可以避免過大的、過強的負向感受,滿溢到無法掌控的狀態,影響了原本要去的方向,

有了「分隔板」之後,原本大大又亂亂的畫面,原本只看辛苦全貌的視線,就能重新聚焦在小小地單一焦點上了,

本來以為全身上下都很酸痛的肌肉,用了「分隔板」之後,發現其實最酸的是股四頭肌;只要做做伸展操,就能舒緩改善再繼續往下走了。

本來以為累到要放棄,認為再也無法跨出任何一步的感覺,用了「分隔板」之後,發現其實是渴了、是心跳速快爆表了;只要停下來補充水分,深呼吸幾口氧氣之後,就會大大地平穩下來,重新恢復體力了。
 

會不會,原本又大又難處理的傷口,因為分隔成了一個個小小的單位之後,就可以只要用小小的心力去仔細的照護,然後一處又一處的又慢慢康復起來了。

會不會,有了分隔板之後,就可以避免鄰近的傷口細菌相互感染,然後有機會、有可能積少成多,乾淨新生的皮膚就取代了原本潰爛化膿的傷口了。

因為小小地,所以不用耗費太多能量,

因為小小地,所以看起來比較好處理,

因為小小地,所以美好又精彩,深刻又飽滿就容易創造出來,

因為分隔板,一種新的資源,讓困頓疲憊的低潮,有了好多新可能,有了意想不到的新局面。
因為分隔板,面對傷與痛,可以小鬆一口氣,不用皺著眉頭揪著心。

 

雷爸 2015-06-24 17:32:19

台中義務「張老師」105年度儲備訓練及輔導知能研習招生簡章出來了
妳可進一步瞭解並參考.

版主回應
謝謝雷爸提醒,
我今早就去找資料。
2015-06-25 07:31:31
雷爸 2015-06-24 16:47:43

午安!
內心裡正向與負向無形的區隔
有「分隔板」的厘清
就很好用了

版主回應
如雷爸的來信所言,
這是學習等待與觀察的階段。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2015-06-25 07:38:13
擺渡貓 2015-06-23 21:28:09

這個好有趣!只是有形的好處理,無形的都很難耶

版主回應
就只是一個把傷口慢慢照料的概念而已,
一次做一點,一次比一次又更好一些,
讓自己有力氣在跌倒的地方,先以小的.好的資源來進行養護修補,
而有機會把傷口照顧好。
2015-06-25 07: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