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 10:16:56Joan

直排輪課程第10堂

2010/12/6(一)

早上我們來到鳳山的保養廠保養汽車,順便去吃早餐。

走在鳳山的婦幼館前道路,筑筑開始想要賴皮不走路了。

▲走著走著便開始喊:[爸爸~~爸爸~~等我~~。」


▲準備要蹲在原地不動的筑筑。賴皮功力一級棒!

 

感冒的我,在保養廠呼呼大睡,不省人事。

雖然知道這樣很醜,可是,等待的期間實在是太長,再加上感冒藥的威力,我就沉睡不已了。

 

中午,我們決定去逛百貨公司,順便吃中餐。

筑筑正在吃著試吃品 -- 優格。


▲筑:[媽媽,好好吃!]


▲筑:[爸爸,我也要吃麵麵喔~]

 

走了一圈,我們決定要吃上華餛飩。


▲這是爸比點的--- 乾麵+小菜+雞湯+飲料 = 100元。


▲這是我點的:  雞腿飯+雞湯+果汁=140元

 

看起來很不起眼,份量也很少,但對我而言算剛好(我中餐原本吃的不多),

但對男生來說,就有點少了。可是,味道卻出乎我意料的好吃。

 

逛了一下百貨公司,我們三人趕緊回家補眠。

結果,竟然睡過頭了,下午3:50才醒來,我將震與筑都丟在家中,

趕緊衝到亘爺爺家去拿直排輪及護具後,又趕到學校,幸好已經趕上了。

 

結果,震與筑兩人就搭著公車來到學校。


▲晚到的亘,只練習一下子,就準備要上課了。


▲現在站得很穩的亘,已經很少摔倒了。


▲正在練習滑步中。


▲慢慢的溜....

 

▲集合囉!

 

▲宇和筑兩人也都來加油了!

 

▲宇發現亘的直排輪會發光,稀奇的玩弄著。

 

▲休息喝水中。

 

▲老師正在詢問是否聽懂剛剛的指令。

 

▲亘跟在老師背後,一步一步的往前練習中。

 

▲亘認真執行著老師教導的動作。

 

▲筑,你又帶果凍啦!

 

▲ㄟ~你是來野餐的嗎?

 

▲宇跑到亘面前幫亘加油。

 

▲亘看到前面的姐姐完成動作後,馬上就自動自發的往前練習了。

 

▲換邊練習,亘的流暢度就變低了。

 

▲排在亘後面的姐姐,和亘有種相同的名字,直喊著小曜亘,快點,我要撞到你了。

 

▲專心的練習的亘,完全不為所動,繼續練習中。

 

▲後面的姐姐,乾脆跟在他後面,直接催促。

 

 

▲無聊的兩個小鬼去跑操場一圈,回來了。

 

▲這週老師要教快速滑動。

 

▲亘滑動的速度仍究不快!但他很努力的把姿勢做足!

 

▲分組競賽中。

 

▲老師說初級班的同學雖然速度不快,可是姿勢100分喔~

 

▲等待其他組同學競賽中。

 

▲最後一次,幼稚園組的比賽。

 

今日功課: 作業1 --含羞草。

▲自從學了這一課之後,亘現在在出去外面,動不動就找含羞草。

 

作業2:將含羞草3個字連起來。

▲亘自動的將作業完成。

▲完成了。

 

 

 

 

 

-----------------------------------------------------------------------------------------------------------------------------------

<2010.12.12記錄> 

 

洪蘭:先當好人 再學當好學生
【聯合報╱記者王維玲/台北報導】

國立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昨天在台北演講。 記者陳俊吉/攝影
「品德可以填補智慧的不足,但智慧無法填補品德的空白!」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在演講時引用但丁的話,認為教育的目的在引導學生「先當一個好人」,之後再學著當一個好學生。

為什麼會有大學生不願意讓座,還動手打人?為什麼有學生撿到錢,要求對方付留滯金?為什為什麼吳寶春的徒弟學成手藝之後,卻在師傅旁邊開店?洪蘭在演講一開始,就以日前媒體報導過的事件,帶出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洪蘭表示,在21世紀,上學已經不是為了學到有用的東西,因為知識會一直改變,例如從前書本上寫冥王星是9大行星之一,現在冥王星卻已從9大行星中除名,所以洪蘭強調「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品德是內隱的潛移默化過程」,洪蘭指出,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父母的一舉一動除了落在小孩眼底,也會內化在孩童心中,影響日後的人格發展,「身教非常重要!」洪蘭說,父母不能自己只看電視,卻希望孩子喜歡閱讀,最好的方式是拿著書與孩子一起靜靜看書。

洪蘭以黑猩猩「吸菸查理」為例,說明「學好的很難,學壞的卻很快」,孩子小時候像張白紙一樣,充滿各式各樣的可能性,父母不應該每天只會挑小孩的毛病,「每天罵他,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洪蘭感嘆,許多中國傳統父母沒有讚美小孩的習慣,當小孩放學,開心地跟父母說自己考試考了100分,父母的反應卻不是先讚美,而是反問「全班有幾個人100分?」洪蘭強調,「沒人是完美的」,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犯錯,帶著孩子從錯誤中成長。

現代許多父母過於忙碌,只能將管教小孩的任務交給學校、補習班或菲傭,再加上孩子面對沉重的升學壓力,洪蘭直言,孩子應該要有機會跟在大人身邊學習,才能正確地學習如何待人處事,呼籲父母透過無所不在的生活經驗和故事,讓孩子從中學習辨別是非對錯。

 

 

http://tw.myblog.yahoo.com/odie-blog51/article?mid=6294&prev=6402&next=6293&l=a&fi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