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紐情緣-晴光商圈約會特寫
從捷運中山國小站走過去的話,出了一號出口後,過大馬路後往右手邊走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旁的巷子,看到路衝的全家便利商店之後再往右轉,經過個小公園後,就能看到晴光商圈被規劃過的集中攤販區了~
除了集中攤販區的美食外,巷口的阿萬鵝肉曾獲得非凡大探索美食、食尚玩家、壹週刊等媒體報導,所以生意也非常好喔~
這家阿萬鵝肉開夜已經有3、40年歷史了,鮮甜多汁、骨頭又少的鹽水鵝肉不用沾醬就很好吃,也因受到很多觀光客及老主顧的青睞,價錢又親民,讓人享受美時不怕大失血~
這一代早期因為有很多外國人出入,所以開了很多販賣舶來品的委託行,現在除了一般販賣珠寶、服飾的進口商行外,也有不少販賣進口美妝小物的個性商店喔~
走入阿萬鵝肉旁的雙城街17巷,步行沒多久後就能看到圓形拱門造型的脆皮甜甜圈了~這家原本是在丁香豆花旁的小攤位,因為生意太好,老闆後來便決定在晴光商圈找店面開.
這家也是有不少媒體報導過,所以聽說生意很好,而我去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偶陣雨,所以感覺較冷清了些.
牆上除了貼滿各個媒體的報導之外,可能受到之前某些社會新聞的影響,所以店家把各種原料的相關檢驗報告貼在牆上,讓顧客能吃得安心.
脆皮鮮奶甜甜圈裡面販賣的甜甜圈約有十多種左右,每一種都有明確的標示品名和價錢.
現炸的脆皮鮮奶甜甜圈聞起來好香甜啊~上面還灑了細細的白糖粉,看起來好誘人喔~
如果想吃口味重些點的話,還有炸鮮奶芋頭包和脆皮蕃薯、脆皮榨菜..等口味的甜甜圈,選擇還不少喔~
油炸的東西最怕油不乾淨了~聽店員說:她們會定期更換油鍋裡的炸油,所以感覺炸油還算乾淨.
雨停後回到集中攤販區,感覺客人也越來越多了~這邊聽說從早上營業到晚上11點多,若是晚上來,也算是個小型的夜市.
從慶城街12巷進入後,就能看到很多比較接近傳統印象的攤位了~以前讀書時常常會逛的就是這條巷子了~晴光市場裡除了賣雞鴨魚肉外,也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攤子,除了傳統的菜攤、肉攤外,其他的攤子就會開得比較晚,連晚上也還會有營業,而且這邊的走道因為有加蓋天花板,所以雨天也會營業喔~
好可惜,超過50年歷史的晴光芋頭米粉當天沒營業,不然身為芋頭控的我很想給他們[交關]一下~
這一帶有不少老店,還有很多價格親民又可口的小吃攤,很值得大家來發掘啊~
像這攤丁香豆花生意也好好喔~雖然許多的百貨、商場都有賣這種丁香豆花,但晴光市場裡的這攤丁香豆花聽說是最早的創始店,而且也是口味保持最完整的一家喔~
採用牛奶、雞蛋和精選的大黃豆所製成的丁香豆花,可加上粉圓、涼圓、花生、蓮子和紅豆等餡料,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做不同的搭配,夏天想吃點甜湯,來這裡就對了~
再往巷子裡面走一下,就能看到排隊購買的隊伍了,這攤就是情光市場有名的紅豆餅攤了.
因為在傳統市場的巷口,加上排隊的人一向很多,所以老闆還特別做了告示牌:請排隊的客人要保留通道,讓他人方便出入.
雖然只有1面牆及牆邊
雖然才賣紅豆、奶油、蘿蔔絲3種傳統口味,但因為餅的SIZE比別家大,餡料也給得豪邁,加上1個才賣10塊,售價相對比別家便宜,所以即使是大熱天,生意也是強強滾啊~
吃吃喝喝之後,也可以到處走一走~因為外國遊客多,附近又有知名的5條通、6條通,所以這一帶的商圈裡面也有很多提供按摩服務的店家和攤位喔.
往前走至林森北路和德惠街口時,就能看到全台最大的土地公廟-景福宮了~景福宮殿堂有地上三層、地下三層,總面積約
聽說福德宮創建於清光緒元年,最早是約
這座超過130年歷史的土地公廟也被稱為[牛埔大公],在美軍駐防期聽說曾發生過一些傳奇的故事,之後又因地緣的關係,成為許多上班女郎,及信徒求財的廟宇,景福宮就被信徒們視為招財福地了~土地公是管我們財運的正神,聽說生意人或上班族若誠心來祭拜土地公,就會帶來好財運喔~
我覺得晴光商圈這一帶交通方便,又有不少知名的銅板美食,讓人享受美食時也不用擔心荷包大失血~在吃飽喝足後,還能到附近的晴光公園散步,或是到景福宮拜拜,順便欣賞雕塑之美、來趟知性之旅,真的好合適大小情侶或夫妻同遊啊~
下一篇:讓人一吃就上癮的諾亞半熟蛋糕
晴光商圈還真的是我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呢!
以前下課總愛同學們跑去晴光和西門町逛
現代化的產品跟以前真的差好多呀~
差很多 2013-07-23 00:07:45
整個感覺太好逛逛啦~不管吃的買的在那邊我肯定會失心風@@!!!
超好逛且超多美食 2013-07-16 0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