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5 15:18:13nuhai

到靜靜班上說故事4_Suzy Lee的海浪

   面對一群孩不太認識字的小朋友,如果我不說出封面的書名,單靠故事內容,要他們去猜一猜這本圖畫書在講些什麼這樣的想法,是我坐下來後,突然興起的一個念頭,這樣玩小孩似乎還蠻有意思的。

     而我帶的圖畫書是Suzy Lee的海浪。

     一開始,我就沒有報書名,我直接就說故事了。我希望可以製造話題給孩子們,希望他們可以多給我一點回應,不要只是一味地聽我講話,因為講者的優勢就在於對書的了解比聽者多一點,而聽者的優勢則是對此書完全一無所知,所以可以盡情地去猜測。


     當後面要揭曉謎底時,他們已經聽完整個故事的內容,我的工作是幫他們翻頁,然後在他們使不上力的地方,稍稍推一下。好比說是,我問小朋友:「小女孩是在跟誰玩呀?」,有人回答是沙子,亦有人回答是跟水玩,此時,便可稍微提點一下,是跟海浪一起玩,因為只是水,那跟海浪是有蠻大的不同喔!

      而小朋友的提話仍顯被動,但比上次好多了,已經有不少小朋友會順著我的句子去接話了,不再只是填空而已。有時會很心疼台灣扭曲的教育價值觀,揠苗助長的後果,我們大家都知道,可以卻又礙於家長與老師的觀念不一,以致,從幼稚教育開始,便有許多超跑的現象發生。我今天看到黑板上在教偶數的概念,老實說,我有些訝異,因為那並不是出現在這個階段的課程呀!若是老師真有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多做補充教學,我個人的認為應該是多給小朋友玩耍或是空白的時間,不然,滿滿的課程,我看不只是老師備課受不了,連學生也是會消化不良的,此為題外話。

       
      而我將書本翻到最後一頁,書本闔上的同時,我問小朋友知道故事的書名是什麼嗎有個小男孩很小聲地回答了:「海浪」,那微弱的聲音低沉到我差點就錯過他了,不過,我聽到了,而且希望他再講一次給大家聽,我讚美著他,其他小朋友亦也同聲附和,並且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是海浪。小男孩竟得意地說:「我早就知道了,因為書上面本來就是兩個字。」,我笑而不語,我帶著書是海浪的英文版,封面上寫的是Wave

       
      不過,Suzy Lee的設計重點在書頁的接合處,她期望可以透過圖像的呈現方式,讓讀者意識到那個地方,可是,我問小朋友時,只有幾個小朋友感受到,我試問:「有沒有發現小女孩的屁股不見了?」,或是「小女孩走去哪裡了?」,試圖讓更多的小朋友可以發現小女孩是穿到了另一個空間去,只是可惜,我並沒有多一點的時間再去探究他們更深一點的想法,不然,我真想要問問那些沒有看到的小朋友,為什麼他們不覺得小女孩是穿過去的呢?這是不是又是小朋友的理所當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