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16:31:54藍綠藻

【雲南】在束河,迷路也是一番享受




從清麗脫俗的瀘沽湖歸來後,不想再回到遊人如織、喧囂鬧騰的麗江,包車師傅讓乘客們在麗江古鎮外的公車站下車後,我選擇再搭一段公車,到五公里外的束河古鎮找尋住宿的客棧,穿越過豎立在古鎮外的牌坊進到束河,青石舖面的道路、櫛比鱗次的瓦屋樓舍,以及伴隨著小橋流水的曲折巷弄雖與麗江相仿,這裡的步調和氛圍卻悠緩了不少,好不容易找了間費用尚可接受的客棧,客氣而帶有真誠微笑的男孩引我進到房間,把肩上的背包缷下,柔軟的床榻終於可以讓人釋放一整日的舟車勞累。

 

翌日清早,我帶著跟路旁小販買的麗江粑粑,走到擁有四百年歷史的「青龍橋」上,坐在石護欄邊看著來往的過客和橋下的溪水,一邊咀嚼著撕進口中的粑粑,這座石拱橋的兩側綠柳掩映詩意盎然,石板路面在歲月的遞嬗下,被打磨的光滑如洗,這裡不只是當年馬幫運輸貨物通行的道路,也曾讓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行經此地時,將眼前的景物寫入遊記中,儘管物換星移,週邊的景色不必然相同,但能與古代的旅行冒險家走過同一條道路,停留過同一個村鎮,彷彿是意外發現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通關隘口,再往前踏一步便意味著進入另個國度。




 

在古鎮裡四處閒逛時看到茶馬古道博物館的指引牌,打算前往參觀,途經一處溪澗流水潺潺的林蔭處,耳畔忽傳來細微的拉琴曲調,我被琴音吸引尋找著聲音的來源,轉頭往另一方向的林蔭處走去,不一會兒一座圍著黃色布幔的木造亭子映入眼簾,裡頭坐著五、六位白髮老人,他們身著紅藍搭配的長袍馬褂,手中執著納西胡琴、琵琶,桌上擺著木魚、板鼓等樂器,由敲擊十面雲鑼的清脆聲響做為樂曲節奏的控制,當我走到亭子前方,他們正演奏著優美雅緻的曲子。

 

那是一種源於唐宋時期的道教法事音樂、宮廷音樂和儒家典禮音樂,到了十五世紀中葉的「洪武時期」以後陸續傳到麗江地區,經過時間的演替下漸漸融入了納西族民間音樂的神韻而成的「納西古樂」,納西古樂兼有南管音樂的柔美溫潤,以及道教音樂靜定人心的作用,在這水聲淙淙、綠意環抱的林子底下,聽一曲久遠年代流傳下來的古樸音律,竟有教人忘卻今朝何夕之感。

 

奏完一曲之後,老人家們彼此隨意的閒聊話家常,偶有好奇的遊人駐足觀望,老人家便邀他們進亭子裡坐下來拍照,久不久再為遊客簡短介紹接著要演奏的曲目,然後一派閒逸的執起樂器,帶著自信從容不急不徐的神色,手起樂揚,陶醉地再次投入古調的婉轉吟咏中。

 

這群華髮蒼蒼的長者在演奏古樂時專注而沈浸,樂曲間歇的空檔卻又能換上平日裡的自在放鬆,談笑風生。與其說他們每日在此演奏古樂是給來到束河的遊客聆賞,倒不如說,這傳唱古調的雅興更多是為了娛樂陶冶自己吧。






Johanna 2020-07-27 13:52:22

雲南真的很美 有機會真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