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7 02:53:55流浪的吉普賽人

客家歌「俗」嗎?

話題從一首客家歌開始的。

某日,跟好友閒聊。好友在她的部落格上放了兩首歌,一首是梁靜茹的〈絲路〉,另一首是客家歌曲,謝宇威的〈一儕〉。

好友說她聽梁靜茹的〈絲路〉深受感動,我覺得謝宇威的〈一儕〉比較能感動我;而朋友接著說她男友很討厭謝宇威的〈一儕〉,原因只是因為他聽不懂,並且覺得編曲很「俗」!

客家歌「俗」嗎?當我聽過陳雙及謝宇威的專輯後,發現早期那種「天公啊,落水唷」以及「細妹按靚」所帶給我的客家歌印象早已完全不同了,原來客家歌也可以擺脫小眾或是民俗味的成份;並且可以從像「交工樂隊」那種有強烈的實驗性、抗議性的曲風,轉變成抒情、更能讓人接受的大眾風格。

新生的客家歌「俗」嗎?或許比起周杰倫、潘偉柏、梁靜茹等商業性強的芭樂歌沒市場,但就歷久性及文化的傳承而言,新生的客家歌曲的內函及價值卻是商業芭樂歌所不能比擬的。這樣用心寫詞、譜曲的客家歌,會「俗」嗎?

在客家文化得到正面肯定的現在,聽到「客家歌很『俗』」這句話,除了覺得忿怒,還有一種無力感,究竟何時,台灣的社會才能擺脫大中國文化沙文主義的歧視現象,尊重、欣賞每一種文化的不同美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