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04 16:56:22尚未設定

轉貼: [教改] 能力分班跟常態編班

能力分班跟常態編班 ◎ 邱品蒔

人本教育札記第179期「我是國中生」專欄


  「能力分班跟常態編班」這個話題,引起許多爭議。但到底哪個好呢?

 我媽支持常態編班,所以小時候耳濡目染下,我覺得能力分班一點都不好。但漸漸長大有了些自己的想法,並開始想這個問題。

  我在C校是常態編班,班上有功課好得不得了的,也有分數慘不忍睹的,但大家仍照常在一起學習,但有分組教學,表面上說是對功課不好的補救,做「因材施教」,但我看到的並非這樣,而且說「因材施教」的孔子本人也沒把學生分班啊!國小時,很多同學都曾說國中B段班的老師都會亂教,國中分組後我在A組,因此不知道B組的上課方式到底是怎樣?但當我看見同學們被分到B組後,他們臉上有著失落感,默默不語,而被分到A組的臉上都露出笑容,我就想:一開始B組的就都似乎放棄讀書了,何以能快樂有效的學習?

 而重要的是,我看不出哪兒是補救教學?C校假日自習反而都是A組的來 ,連名師也都在A組上課,真正需要加強學習的B組反而好像是被拋棄的,老實說我只在第一次假日自習時來,因為我想休息,而且想證明不補習、不假日自習也可考好,同學中有人跟我說:「老師說你再不來就會被轉組!」但我不在乎,可能是我功課算好的,所以我並沒被轉組。

 後來理化課A組的要求不分組,我們想上B組周導師的課,因為她很認真,且會帶自買的實驗器材。後來大家就不分組的上課,但功課好的同學並沒有因跟B組在一起學習而退步,所以這時我就覺得:功課好壞跟分組沒關係!而是看學生自己想不想讀!

 後來我轉學到M校,被分到A段班,跟功課好的朝夕相處,大家實力都不差。來到A段班考試名次不如從前常態班的好,有次摔到班上第四十名而非常傷心,也因此徹底感覺到功課名次不好的同學們有多心痛!但我在這新班上竟比以前快樂,也不像從前那麼注意外表,談論偶像,我很喜歡這班,這時我就在想:能力分班是不是件好事?

 有天我突然領悟到:我之所以有快樂的變化是因為環境的關係!原來這環境裡老師幾乎不體罰,對我們噓寒問暖讓人窩心,上課常問我們問題而有機會聽到大家的表達,師生跟同儕關係較不緊張,大家常有笑聲,比較能討論事情或有自己的想法,學校還排很多課外活動,所以我才跟著改變!重點出來了:學習環境對人很重要!但我不是鼓勵大家去讀A段班(不是A段班都有這種風氣),而是認知到老師是學習環境的推手,希望老師們營造好的學習環境,不抹殺掉我們的學習興趣,這樣不用能力分班,大家就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學習風氣!大家以為常態編班是「有教無類」,能力分班是「因材施教」,但我認為一個老師願意接納所有的學生,並隨著學生的反應不斷的修正教材與教法,才是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

 以後大家出社會還是會碰在一起,何必分功課好壞呢?功課好壞不能代表一個人一生的成就,而且能力分班感覺上就好像是給人貼標籤,有誰喜歡被貼標籤呢?如果有人喜歡拿課業分班,那他除非有體育班、美術班、音樂班、舞蹈班、說話班等等,這樣才公平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