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雨翻雲的受苦之旅
書名︰《覆雨翻雲》
作者︰黃易
終於都「甩難」了。
早前三色台拍了一套同名的電視劇集《覆雨翻雲》,勾起十多年來未完的「心願」。
這要由我初初接觸黃易的小說開始談起。
初中時,衛斯理的小說仍然如日中天、橫行無道(?!)。要不落後於朋輩、「同人吹水唔好無話題」,都要讀讀衛斯理的科幻小說。圖書館雖然有最大量的藏書,卻往往被人「搶借一空」,只能讓我這位貧苦學生,「獨守空處(還書處)、望櫃輕嘆」。
(先向一眾衛斯理科幻小說迷聲明,當時小弟對於衛斯理的小說,只有一、兩本的片面認知,並不算是甚麼批評。)
千辛萬苦才能讀完《追龍》,發覺衛斯理的科幻小說並不「科幻」,說到最尾,就搬「外星人」當擋箭牌、打完場。而且一個字可以說完︰悶。
(再強調一次,這是小弟當時無知的想法。現在怎麼想?不.告.訴.你:P)
所以,初時接觸黃易,甚麼《月魔》、《上帝之謎》、《凌渡宇系列》等。故事橋段適合香港人口味,緊張、刺激、還有點踏線的黃色成分……但最重要的是︰「就手」(容易在圖書館借到)……
故此,小弟也慢慢變成黃易迷,幾乎他初出道(沒錯,所以才容易借到)的書,也都看過了。及後,黃易開始改變小說的風格,由現代玄幻,走向古代異俠。說穿了,就是再無話題可寫,改寫武俠小說。而《覆雨翻雲》正是第一套(或第二套?)長篇異俠系列。
還記得第一集的書名正是《覆雨翻雲》,其包裝與插畫都與同其的競爭對手《風雲小說》有八九成相似。把主角浪翻雲畫成步驚雲、凌戰天畫成聶風……最初讀《覆雨翻雲》時,絕對是以讀《風雲小說》高半級的心態去讀(因為少了那些佔大半版的「呀」字、「嘩」字。)。回看現在再版的《覆雨翻雲》,彩色的水墨畫作其封面,不看內容的話,「格調」好像提昇了不少。當然一讀內容,仍然是與初版沒有多大分別吧?
要說《覆雨翻雲》,第一件不得不說的就是︰為何它會是個長篇小說?一共二十九集。說實話,《覆雨翻雲》絕對不是打算以長篇的方式去寫的,只看第一集的話,除了幾個主要人物外,跟本看不到為第二集與及後所有集數有甚麼關連。
事實上,整套《覆雨翻雲》,就連人物也是無故出現,無故消失。本來在第一集,黑榜已被界定為武林中最頂尖的高手,但第二集一開始無故「彈出」個比黑榜中更高的「魔師龐斑」……之後所有故事中的大量人物,尤其是所謂「奸角」,大部份都是事先沒有伏筆底下出現的,比如「鷹飛」、「鍾仲游」等,都是為著成為主角們敵手而出現。老實說,就像看兒時日本卡通超人打怪獸一樣,無原無故地出現,不明不白地死去……
就連一眾主角們︰韓柏、風行烈、范良極與戚長征,除了戚長征外,都完全沒有在第一集中出現過。甚至要到故事的後期,才知到他是主角……戚長征自是一個好例子。而浪翻雲,雖然因書名而應被假設為主角的大配角,只在第一集與二十九集的戲份較重而已。
要數到韓柏與范良極,就使讀者心中有氣了!整套故事有起碼五分之二、甚至更多篇幅,都是描寫韓柏如何在床上與眾女角胡混……好彩除了第一、第二集外,我並沒有買下去……
相比起衛斯理的小說,《覆雨翻雲》亦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拖」。
回說電視版,老實說,我並沒有詳細地看。但看過一兩集後,發覺面目全非!也許是保留了小說版「優良」的傳統,只有人物的名字一樣而已,人物的關係、故事、結構,根本就是金庸的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倚天龍屠記!風行烈居然成為蒙古的汗主;秦夢瑤則由韓柏懷抱改投與風行烈、靳冰雲大玩三角戀;最離譜的是沒有了覆雨劍、卻多了一把翻雲刀……而小說原著唯一值得欣賞的地方︰描寫天人合一、成道成仙、頂尖高手的人生境界--在電視版均一律欠奉。
「為什麼還要捱下去?」你或許會問?
或許是因為性格的問題吧,開了頭的「工作」,雖然無法即時完成,卻希望有朝一日達成;亦或許是因為電視版本的出現,勾起多年心願;還是應該是拜互聯網科技與互享精神所「賜」,把小說製作成電子書,然後下載到電子手帳處慢慢受苦(不知道甚麼原因,往往在故事中間出現一些「後現代的對話」,比方說有一段韓柏與虛夜月調情時這樣說︰「要本浪子不輕薄月兒,那就比毛主席的矛盾論引證了馬克斯的唯物辯證法,而康德的……」突然上一課哲學,真教人哭笑不得。)
無論如何,經過了幾個月的「奮鬥」,最後寫完這篇後記。
現在,終於「甩難」了。
上一篇:活生生的文化價值
下一篇:殺「悶思維」與「殺悶」思維
那船上去南京的航程可往返100光年星際歷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