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1 01:07:27

4/6 社課:散文詩

   洛夫論散文詩(這一段筆記我是在閱讀新詩的掌紋中看到的),「散文詩不僅產生於它的戲劇結構,同時也歸功於超現實手法的運用,我所謂的「超現實手法」,是暗合中國傳統詩學的;不論李商隱的無理而妙,或蘇東坡的反常合道,都在追求詩中那種既超乎現實形象之外,而又在我們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前文所謂的「變形」和「物我交感」兩種方式,也無非旨在達成此一藝術效果。」

  而洛夫對蘇紹連第三本詩集的敘中說〈蘇紹連散文詩中的驚心效果〉:「蘇紹連的出現,意味著中國詩壇一種新的可能,他運用多變的意象和戲劇性的張力,為現代人繪出一顆受傷的靈魂。」

  鍾順文老師曾說要想寫詩的功力進步,就要看最厲害的詩人寫的作品,詩壇前輩的話屬洛夫營造意象最為傑出,老師便問社員:「你覺得哪一個中生代詩人最有可能勝出詩壇?」若要以老師的水準來想,我認為「陳黎具有潛力。」我會指出陳黎是因為他的詩作有很多突破,像圖像詩;成名作小宇宙意境上處理得細膩,值得一看再看,反覆思索,況且我記得陳黎被票選為當代台灣十大詩人之一,這十人中除了陳黎是中生代外,另一位就是夏宇。

  有社員搞錯年代,竟說出「余光中」。

  老師則認為是「蘇紹連」,又是意象勝出。

  今天,風燈詩社的社課老師便拿出蘇紹連的散文詩,來探討蘇紹連散文詩的奧秘。

  

 門後  取自96/7/29 聯合報副刊

門後站著的物體,等著推開,等著鞋子的行動有隊伍

的形式;有些裸著的,並不知矇住的眼睛在空間裡移

動,移動進入時間瞬息的感覺;也許門後沒有什麼在

生長,只是那隻懸掛著的手,沒有了位置和形狀。

沒有推開,而是一種從顏色裡發出的力,強勁地塗抹

在門上,變成很軟很軟不能喚回心情的原來模樣;站

在門後的等待,也許就是那種模樣,少女的,少婦的

,幾筆淡淡墨色線條素描的人物畫像,長久懸掛著感

傷。

  其實下面還有一首<行樹>,因為沒有時間討論,在此沒有p出。

鍾:這兩首詩(門後、行樹)在他的散文詩中比較特別。

我現在想:為什麼比較特別?當時沒有人問老師,我想要等我翻閱驚心散文詩後我才能體會。

綠豆:老師,這首詩會是預色詩嗎?

鍾:為什麼你會認為是在寫這方面的?

溫:我自己看完後,若要說成預色詩也是可能的。

鍾:那我們等會讓元凱解釋看看為什麼是預色詩。

不過最後我也沒解釋,是時間不夠還是我若說了會讓社員覺得我很「色」?我不知道。其實我是以男性角度(及自己)來猜想詩中一些用詞與涵義。

以下是社員的看法,因為事隔已久,我已經忘記究竟是誰的看法,不過我還是

盡量打出我有抄下的看法:

  一開始「物體」,我率先認為是人,但老師卻開闊我們的想法說:「為什麼一定要是人呢?可以是電視,也可以是雨傘… …」要猜出這物體是什麼比中樂透還難。有社員想:「是不是男生想進入女生的內心,但很猶豫要不要進入她的心扉?」這樣物體就有一個較明顯的指涉,物體會等著、會懸掛著手(沒有去開門)是因為他不確定進入後是好或壞。

  「有些裸著的」有人認為是植物(沒有什麼在 生長)。「它」會不知道、感受不到矇住的眼睛在幹嘛,是因為智慧還不構,是因為還不夠成熟。『穿透的問題』在此被浮上來。

  「矇住的眼睛」,是自己閉上眼睛還是遭人矇住,是心靈上矇住還是器官上?眼睛在移動應該是心思在出神。

  手沒有了位置和形狀──一個超聯想,也是詩才有的想法。

 

  第二段,「少女的,少婦的」時間上的變化,亦漸漸褪色。

 

  總評:蘇紹連的詩戲劇性總是十分強烈,而且他從門外想到門內,是如此之細膩。

2009-05-09 01:47:01

ㄏ~~要一次買下也不容易吧~~~

威廷 2009-05-08 15:24:52

洛夫出全集了
想買 卻阮囊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