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30 10:12:58教育事業企劃與行銷

文章分享-發現大藍海!

9315096 陳郁涵(以下兩篇文章摘自數位時代雙週刊)

在全世界殺戮聲一片的科技產業中,台灣宏達電子卻悶不吭聲地交出一張亮麗成績單──一年賺上兩個資本額,而且業績持續成長。 不只宏達電,包含華寶、閎暉、英華達等手機公司,也都以完全不同的競爭思維,在手機市場裡創造了《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一書中所說的「藍海契機」。 為什麼這些手機公司能創造無人競爭的市場?它們對台灣產業的未來影響有多大?哪些內在經驗可以提供你我來學習?
《藍海策略》一出版,每個台灣人都在尋找——哪裡有無人競爭的新市場,哪裡有「藍海」?這種集體性的焦慮,反映出一個大部分台灣企業的悲涼處境——大部分人都置身在「紅海」之中,每天面對著無止境的殺戮競爭,無所躲逃。

由PC到筆記型電腦、GSM手機,台灣代工業創造了偌大的世界市場,卻也和世界所有的專業組裝廠(EMS)一起把自己圈繞在價格破壞的紅海裡。二○○五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比前一年成長四○%,達到六千萬台大關,但是手機出貨更驚人,預計二○○五年將達六億五千萬支,比筆記型電腦多了十倍以上。手機不僅出貨量大,二○○五年前三大手機公司推出的機型也都在四十款以上,讓通訊市場蔚為一片「機海」。台灣代工大廠對這種「魚群大咬」無不見獵心喜,從明基、廣達到偉創力(Flextronics)、鴻海,早就用代工經濟規模的割喉策略把機海「染紅」。

在這已幾近瀰漫世界每一角落的紅海汪洋裡,還有藍海嗎?答案是:有!而且就在台灣的新興手機產業裡,但它們做的可不是尋常手機,而是Smartphone,台灣最早給它的中文名字,就叫「智慧型手機」。

手機裡的藍海 Smartphone讓宏達電亞洲最賺 今年五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洛杉磯舉行的微軟開發商大會上,拿起一支結合「Win CE介面」和「寬頻上網」的手機,向所有微軟的戰略伙伴打氣,這支蓋茲口中「全球最先進的手機」,可隨處上網,並整合所有Office軟體,就是來自台灣宏達電子的Smartphone。

今年八月的《Business 2.0》雜誌宣稱:宏達電是「全球最火紅的手機商」,並是全球二十九個最佳的商業範例之一;十月二十日出版的美國《商業週刊》選出了亞洲五十強公司,台灣宏達電排名第三十一,獲利成長高達二八九%,成為亞洲最會賺錢的五十家科技公司的第一名。
宏達電是全球智慧型手機龍頭,但是宏達電並不形孤影單,因為台灣今年有能力向賺進一個資本額目標挑戰的手機相關公司,還有英華達、閎輝和華寶,這四家公司的股價也都維持在三位數。

同樣是工程師口中的「系統商」,為什麼鴻海的毛利率落得只有八%、華碩一二%,但是宏達電卻可以飆到毛利率二四.四%,三倍於鴻海、兩倍於華碩?

產業標準多元化 手機難套用NB成長模式 首先,是手機產業多元化、未定型的規格,完全不同於PC產業的大一統,這使得手機公司有機會尋求「另立門戶」的藍海。

二○○四年成長快速的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有一半出貨是來自台灣廠商,到了今年更高達七○%,全球每十台筆記型電腦有七台來自台灣,這是台灣筆記型電腦五大廠商把生產線全部外移大陸、爭相擴大火藥庫規模的「戰果」,也是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M. Porter)典型競爭力思維之一:持續降低成本,追求最有效率的經濟規模。仁寶集團董事長陳瑞聰兩年前就信心滿滿地指出:「如果看台灣筆記型電腦在全球市占率的如何攀升,就可以想像未來台灣在手機市場的成長及殺戮能力。「雄才大略如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四年之前就指出:「當手機報價達到一支一百美元時,就是鴻海大舉進軍的時刻。」

這兩位全球IT製造鉅子說對了,但也都說錯了。

五年前動輒成本三百美元的手機,在製造商全球運籌供應之下,今年一支進階手機的報價,大約是八十五美元,成本單價殺到五年前的四分之一。但是手機並沒有複製台灣搶占筆記型電腦全球市占率的曲線。過去「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經營模式,造就了全球PC產業最強的殺戮艦隊,但是手機市場則不同∣∣過去五年,台製手機市占率從沒有超過全球產能的七%,即使今年預期將達到七.五%,但也僅是筆記型電腦全球占有率的十分之一而已。
「主要是PC是屬於Wintel(微軟視窗+英特爾微處理器)架構,但手機不是,」花旗環球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就指出,在Wintel的穩定架構下,台灣可以專心發揮代工專長,雖然大錢都被賺走了,但還是有全球市場積沙成塔的「小錢」讓台灣大廠瓜分。但是到了手機平台之後,從作業軟體到晶片整合方案,各家紛陳,這使得台灣大廠很難聚焦發展規模經濟,其中「智慧型手機」猶甚。所謂「智慧」,指的就是更開放式的基礎系統架構,以便讓各種應用軟體往上堆疊,「這更加深了台灣廠商的難題,」楊應超說。

諾基亞一直不肯將手機外包予台灣ODM廠商,則是另一個關鍵。這家全球市占率高達三○%以上的第一大手機公司,經過了五年時間,仍然把設計權緊握手中,儘管鴻海在北京為其量身打造了「星網基地」,並遠赴芬蘭買下機殼設計公司藝謀(Emoyi)來強化整合供應鏈,但根據花旗美邦銀行的資料,諾基亞的外包比例僅占出貨五%,而一直強化外包策略的摩托羅拉則是二五%,索尼愛利信的外包則占六○%,但大部份代工訂單則交付世界第一大專業組裝商新加坡偉創力,沒有流到台灣代工商手上。

手機品牌外包比例偏低,主要還是因為外包模式對成本的降低,其實相當有限。瑞銀證券副總裁謝宗文就指出,諾基亞採購大宗零件的議價能力,並不輸給EMS廠,再加上諾基亞決定一手統包設計製造的時尚元素,只留下最邊緣的海洋線(低價產品線)讓台商殺戮,台商的全球手機市占率也很難大幅提升。 但是諾基亞萬萬沒有想到,會有宏達電這樣的「藍海艦隊」殺出,而且速度之快、產品線之齊,相當出人意表。「即使諾基亞推出智慧型產品線,三年內應該也無法追上宏達電,」一名外資分析師如此評估。
壓寶Win CE系統 宏達電比微軟更堅定 回顧手機的歷史,從一九七三年摩托羅拉工程師用「兩塊磚頭大」的手機,在芝加哥街頭打電話給他在AT&T實驗室的好友那一刻起,手機進化史的其中一條主軸線,就是「體積縮小史」。二十世紀末,當手機體積已是二十五年前的三十分之一、通話時間是三百倍時,手機的「空間」也增添無限想像:更多的功能和更多解決生活不便的方案,都爭相放進手機之中。 這種進化史也造就了「智慧型手機」產生的背景:一支手機裡允許同時執行多個程式,像是用手機一邊聽音樂,一邊玩遊戲,但是當電話來的時候還可以接聽,一結束通話,就可以繼續聽音樂。最後到了上網、處理email,處理微軟各種Office文件。所謂「基諾亞三年內追不上」的產品線,指的就是將這些應用軟體都放進手機裡,就像是一艘砲艦可以用來指揮,同時保持巡曳速度,上面還可以停飛機。

也是在一九九九年,微軟正式跨入手持式裝置平台,不過前有Palm的勢力,後有諾基亞Symbian平台的防堵。這也是手機產業另一弔詭之處,表面上手機平台比PC更多元,但是每一個平台都充滿了封閉性,光是周邊的擴充,就不像個人電腦這麼方便,也難怪當宏達電從PDA到3G的作業系統都選擇微軟陣營時,外界從來沒看好,「其實當初連微軟自己,都只是卡位的心態,」謝宗文表示,在手持式作業系統的發展上,宏達電比微軟還清楚要的是什麼東西。

宏達電這種「比微軟還堅定」擁抱Win CE的態度,說明了宏達電當初為何能比「不得不擁抱微軟」的摩托羅拉,還更快地開發出「原型機」,代表微軟把第一台智慧型手機送上世界市場。
設計力超前 穩居智慧型手機龍頭寶座 正因有了當初破釜沉舟的決心,宏達電目前在智慧型手機的設計能力,已經找不到對手,一年半前,宏達電就做出了全球第一支「四頻雙網」的手機(GSM850/900/1800/1900和GPRS、802.11b);在人性介面部分,有三十萬畫素CMOS數位相機鏡頭,多段變焦、多組外框,可直式、橫式螢幕切換,還有三.五吋大螢幕可以錄影等。在數位介面部分,除了可閱讀Word、Excel、PPT、PDF文件、聆聽MP3音樂,並可透過藍芽、紅外線傳輸檔案,這些在今日看來當紅的機能,宏達電都搶先一步。
也正是看見了宏達電在微軟平台上「表現出優異的擴充性」,惠普、諾基亞、Palm也不同程度靠攏了微軟陣營,在無線手持式裝置作業系統之中,微軟勢力愈來愈大,根據IDC統計,微軟陣營的無線手持裝置,二○○五年是三千五百萬支,明年會成長到六千兩百萬支,成長約一倍。

猶記兩年前,當宏達電跨入智慧型手機時,明基電通通訊部門總經理陳盛穩並不看好:「手機就是手機,不是長了腳的PDA。」但是不到兩年的時間,宏達電的產品愈做愈小,沒有人做得比宏達電「更像」智慧型手機,說明宏達電絕不只是大膽搶進無人市場,而是經過冷靜的「藍海思考」。

結盟電信業者 摒棄機海策略駛向新藍海 首先,還是過去從不在「紅海」市場範圍內的電信業者支持。自二○○一年起,宏達電開始在歐洲傳來捷報,從T-Mobile到Orange都相繼採用,「光是和電信業者之間的測試有多麼辛苦,外界就很難想像,」宏達電董事長特別助理劉在武指出。有了電信業者的推波助瀾,宏達電在歐洲和美洲看見了廣闊的藍海。英國調查機構Canalys就指出,未來旅遊休閒事業的風行,和企業電子郵件收發市場持續成長,是宏達電這種智慧型手機公司的悠遊之地。這種市場前景也讓宏達電這種「藍海艦隊」免於「價格波動」之苦。到很少人去的地方,維持高價值的營運,避免產業的殺戮競爭,背後則是「不連續時代」精神(The Age of Discon-tinuity),重於思考和反省後的再行動,敢下決定,趕得更快。

而過去在2G時代中獲勝的公司,很可能在3G中滑鐵盧,主要是所謂「機海策略」背後的單一邏輯思考(既然抓不住流行趨勢,乾脆以多機型測試,等主流規格確定後,再大舉生產,降低成本),蘊含著無窮風險。是宏達電卻是「以一敵多」的「後進者的優勢」,完全沒有競爭對手,走別人不走的路,反而促成了手機產業一個大轉型的機會。

台灣的產業大軍,也從智慧型手機崛起找到了新出路。從神達到英華達,帶著冒險性格與理性探索的能力,他們既尋找著企業自身全新的藍海角落,也創造出台灣產業發展的新航線。也許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台灣產業由單純代工轉向設計、技術與時尚的創新,新手機產業將是最佳的轉捩點,如果台灣要離開紅海,駛向藍海,由宏達電帶領的新藍海艦隊,絕對是你最該關注的全新標的。
廖老師 2005-12-01 13:23:43

這篇文章値得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