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07 13:15:52踐實山人
【隨筆】女性主義者的情感世界
我常虛擬這樣的情境: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晴天,油綠的草坪在耀目陽光下吐露小金點,草坪的左側掛了一個牌子,鮮紅的油漆畫了隻大拇指,指著「女人止步」若干大字。這時,來了一個慧黠的女性,手裡捧著好些書,其中一本是《如果莎士比亞有個妹妹》,快步走過草坪,隨手推倒牌子,鑽入了草坪前的圖書館。
這是被喻為女權作家的吳爾芙(VirginaWoolf),在劍橋圖書館前草坪遭遇的改編版。那一塊被視為保守體制、對女性輕視的草坪,如今當然不會再出現「女人止步」的字樣,或有兇惡的警衛伸手無禮握著妳的手,叱喝說女性不得賤踏草坪。但它一如吳爾芙虛構出來的茱蒂,眾人根深蒂固把她視為莎士比亞的妹妹,兩者皆是歷史簿上的重要紀事。在美國紐約市的西格林威治村,就有一間女性書店取名為「茉蒂的房間」,後來卻因面臨連鎖書店的凌勢衝擊,經營困難而關閉。
我一直在追緝吳爾芙的靈魂,追溯她的生命原型、情感態度,只因她是我紀事簿中排名第一的女性。曾經有個朋友笑談間說起欣賞的女性典範時,隨口提了台灣的陳文茜,我不以為然,後來認真想想,倒真有幾位女性在我心坎劃起漣漪,而我,一直擺蕩在她們的生命與思想溯迴當中。我這紀事簿原依序排列有維吉妮.吳爾芙、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r)和蘇珊.桑塔(SusanSontaq),後來又添加了一個名字──鄂蘭.阿倫特(HannahArenat),最後決定把她放在蘇珊.桑塔前面,排名第三。
一朵花的命名,多歸因於它獨特散放的元素,人的名字,也一樣鏤刻它獨特的姿態與魅力。吳爾芙天生造就的才華與智慧,西蒙波娃的理性與堅毅,鄂蘭的深邃與反抗意識,以及桑塔的敏銳與衝擊力,像疊疊高升的海浪拍擊出女性特質的貝琴聲,氣味中揉合剛強的和音,而其中一個是叫作女性主義,一個備受爭議及誤解的鏗鏘音符。
在探索女性意識及生命形態路上,我才初初點燃燈蕊,在閃爍不停光影中,尋找一個個發亮的母體,賡續那不可解答的抽象思考,特別是她們的情感世界,從來不缺世俗女人般強烈的愛與激情,於是有人開始質疑,在愛情中她們如何擺放女權思想?兩性的感情互動容納下“女性主義”這粒磨蹭人的沙粒嗎?還有吳爾芙對薇塔.薩克維利(VitaSackville)的著迷,是親密的女性情誼抑或同性間的愛戀?白先勇在《樹猶如此》中深情款款道出“愛情中沒有友情不能深久,友情中沒有愛情不能恆長”,到底兩者間的距離與界線如何拿捏?於是,我開始閱讀她們的感情故事,《越洋情書》、《女哲學家與她的情人》、《自己的房間》、《西蒙.波娃傳》、《吳爾芙傳》等,偷窺這一些發熱生命體中灼燙的澎湃情感,還有在實際關係中微妙曲折的性別意識。
在《越洋情書》當中,看見了大聲吶喊“女人不是天生,而是被塑造的”的西蒙,脫下了女權強悍的剛烈形象,被遠方的秘密愛情馴服成柔順的小綿羊,不斷在言語上要求情人納爾遜.艾格林強烈的愛慾與情感肯定。在《女哲學家與她的情人》中自言因哲學而得救的政治理論學家鄂蘭,在情感思想上卻一再需要他迷戀的老師海德格作為指引方向,因崇拜他而長期處在一種不平等對話當中,甘於成為被設計及完全依附於海德格的角色。而吳爾芙則游移在同性與異性之間,但吸引她的是氣質而非愛慾,是來自靈魂的呼喚而非情慾的誘惑。
雖然她們的情感態度備受爭議,但她們的相似,是全力在追求一種思想與情感的完美結合,把愛情提到一個哲學的高度,建構所謂愛情中的精神世界,一種純粹、形而上的情感依戀與依賴空間,企圖擺脫世俗為愛情與婚姻訂下的有形契約,不斷探索一種建立在自由基礎上的情感互動方式,包括肉體的自由權。激情的思索無時不鍍在她們臉上,她們比一般女人更迫切需要安置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並力求契合、協調與一致性。
由此我領悟到,女權主義者的愛情生命形態,是超越在性別之上,她們更注重的是愛情的精神層次與思想意境。性別作為個體的一種裝飾,不過是為應付社會的需求,不能否認人是慾望的載體,而情感的需求是一個黑暗的無底洞,它為性別打開了解放空間,迫使思想與情感分離,這是女性主義者的歡樂,也是痛苦根源所在。就像浮士德與魔鬼梅菲斯特契約結果,意志戰勝了,肉體卻衰頹了。與其說她們不也耽溺在愛慾,不如說她們無法割捨的是深邃形而上的精神依戀……。
情感無性別,她們不願意被推向特殊的女性位置,像鄂蘭拒絕因為是第一個主持普林斯頓宗教研究討論會的女性而受到過份注目。自由精神的愛戀是她們服膺的第一義,世俗的蜚語早被哲學的眼光看透,又何須在乎。檢驗女性主義者的情感態度,請先揭開那一張哲學底牌,才知曉有無違例。
這是被喻為女權作家的吳爾芙(VirginaWoolf),在劍橋圖書館前草坪遭遇的改編版。那一塊被視為保守體制、對女性輕視的草坪,如今當然不會再出現「女人止步」的字樣,或有兇惡的警衛伸手無禮握著妳的手,叱喝說女性不得賤踏草坪。但它一如吳爾芙虛構出來的茱蒂,眾人根深蒂固把她視為莎士比亞的妹妹,兩者皆是歷史簿上的重要紀事。在美國紐約市的西格林威治村,就有一間女性書店取名為「茉蒂的房間」,後來卻因面臨連鎖書店的凌勢衝擊,經營困難而關閉。
我一直在追緝吳爾芙的靈魂,追溯她的生命原型、情感態度,只因她是我紀事簿中排名第一的女性。曾經有個朋友笑談間說起欣賞的女性典範時,隨口提了台灣的陳文茜,我不以為然,後來認真想想,倒真有幾位女性在我心坎劃起漣漪,而我,一直擺蕩在她們的生命與思想溯迴當中。我這紀事簿原依序排列有維吉妮.吳爾芙、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r)和蘇珊.桑塔(SusanSontaq),後來又添加了一個名字──鄂蘭.阿倫特(HannahArenat),最後決定把她放在蘇珊.桑塔前面,排名第三。
一朵花的命名,多歸因於它獨特散放的元素,人的名字,也一樣鏤刻它獨特的姿態與魅力。吳爾芙天生造就的才華與智慧,西蒙波娃的理性與堅毅,鄂蘭的深邃與反抗意識,以及桑塔的敏銳與衝擊力,像疊疊高升的海浪拍擊出女性特質的貝琴聲,氣味中揉合剛強的和音,而其中一個是叫作女性主義,一個備受爭議及誤解的鏗鏘音符。
在探索女性意識及生命形態路上,我才初初點燃燈蕊,在閃爍不停光影中,尋找一個個發亮的母體,賡續那不可解答的抽象思考,特別是她們的情感世界,從來不缺世俗女人般強烈的愛與激情,於是有人開始質疑,在愛情中她們如何擺放女權思想?兩性的感情互動容納下“女性主義”這粒磨蹭人的沙粒嗎?還有吳爾芙對薇塔.薩克維利(VitaSackville)的著迷,是親密的女性情誼抑或同性間的愛戀?白先勇在《樹猶如此》中深情款款道出“愛情中沒有友情不能深久,友情中沒有愛情不能恆長”,到底兩者間的距離與界線如何拿捏?於是,我開始閱讀她們的感情故事,《越洋情書》、《女哲學家與她的情人》、《自己的房間》、《西蒙.波娃傳》、《吳爾芙傳》等,偷窺這一些發熱生命體中灼燙的澎湃情感,還有在實際關係中微妙曲折的性別意識。
在《越洋情書》當中,看見了大聲吶喊“女人不是天生,而是被塑造的”的西蒙,脫下了女權強悍的剛烈形象,被遠方的秘密愛情馴服成柔順的小綿羊,不斷在言語上要求情人納爾遜.艾格林強烈的愛慾與情感肯定。在《女哲學家與她的情人》中自言因哲學而得救的政治理論學家鄂蘭,在情感思想上卻一再需要他迷戀的老師海德格作為指引方向,因崇拜他而長期處在一種不平等對話當中,甘於成為被設計及完全依附於海德格的角色。而吳爾芙則游移在同性與異性之間,但吸引她的是氣質而非愛慾,是來自靈魂的呼喚而非情慾的誘惑。
雖然她們的情感態度備受爭議,但她們的相似,是全力在追求一種思想與情感的完美結合,把愛情提到一個哲學的高度,建構所謂愛情中的精神世界,一種純粹、形而上的情感依戀與依賴空間,企圖擺脫世俗為愛情與婚姻訂下的有形契約,不斷探索一種建立在自由基礎上的情感互動方式,包括肉體的自由權。激情的思索無時不鍍在她們臉上,她們比一般女人更迫切需要安置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並力求契合、協調與一致性。
由此我領悟到,女權主義者的愛情生命形態,是超越在性別之上,她們更注重的是愛情的精神層次與思想意境。性別作為個體的一種裝飾,不過是為應付社會的需求,不能否認人是慾望的載體,而情感的需求是一個黑暗的無底洞,它為性別打開了解放空間,迫使思想與情感分離,這是女性主義者的歡樂,也是痛苦根源所在。就像浮士德與魔鬼梅菲斯特契約結果,意志戰勝了,肉體卻衰頹了。與其說她們不也耽溺在愛慾,不如說她們無法割捨的是深邃形而上的精神依戀……。
情感無性別,她們不願意被推向特殊的女性位置,像鄂蘭拒絕因為是第一個主持普林斯頓宗教研究討論會的女性而受到過份注目。自由精神的愛戀是她們服膺的第一義,世俗的蜚語早被哲學的眼光看透,又何須在乎。檢驗女性主義者的情感態度,請先揭開那一張哲學底牌,才知曉有無違例。
下一篇:城市拾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