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1 20:31:40踐實山人
【隨想】雨果與文學巴黎
朋友到哥本哈根參加學術會議,隨道去瑞典、雅典、羅馬和巴黎幾個城市旅行。我突然看見了雨果的紀念雕像,還有小說中的巴黎聖母院,就厚臉皮的向朋友要幾張她的攝影作品。心裡想著的,是以前教世界文學時,曾跟學生談到雨果、巴爾札克、波特萊爾、班雅明等人,文學的巴黎總是溫煦動人。
那時的文學至少還是一個可以獨立與自主的領域,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暈,作品不會被看待成商品。那時的作家,也不只是經營文字的寫作者,像雨果、左拉等人,在德雷福斯事件發生時,左拉仗義執言,於1898年發表致總統的公開信──〈我控訴〉,聲援德雷福斯,雨果也在行列當中。這一事件,開展了作家的政治行動,後來常被援引為知識份子介入政治的範例。
記得在準備上這堂課前,重閱班雅明的《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論波特萊爾》,竟發現有好些處提到了雨果,讓我們看見作家眼中的作家,雨果是如何被後來的作家所記憶。
班雅明書寫雨果之側面──
72─「街壘才是密謀者活動的中心,它有著革命的傳統。……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對街壘的描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雖然他忽略了掌管它們的人們。“暴動的無形的警察在四處巡邏,這時維持秩序的便是黑夜…從上往下,向這一大堆黑影望去的眼睛也許能看到四處都有朦朧的火花映照著的間斷、不規則的線條,一些奇形怪樣的建築物的側影。在這些廢墟中,類似熒光移動著,這便是街壘所在的地點了。」
156─「流氓是公開唾棄道德和法律的;他永遠解除了社會契約,因此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把他們和資產階級分開了,但他卻沒有從雨果在其《懲罰集》精心描繪的形象中認出自己那幅同謀的嘴臉。毫無疑問,波特萊爾的幻想註定有更大的持續力。它們找到一種無賴主義的詩,並把自己奉獻給一種八十多年來長盛不衰的文體。」
160─「在現代主義參與的一切關係中,它與古典時代的關係最為突出。在波特萊爾看來,這一點可以在雨果的作品裡得到映證。現代主義指出了一個時代,同時它意味著在這個時代起作用、帶它接近古典的能量。波特萊爾僅有偶爾幾次不情願地把這種能量讓給雨果。」
182─「把詞彙分適合用於振奮人心的演說的一類和被這類所排斥的另一類,這種做法普遍影響了詩的創作,……雨果首先鏟除文學口語詞彙之間的差別,聖.伯夫緊跟著也這樣做。波特萊爾繼承了雨果語言上的激進主義和聖.伯夫田園詩的自由。他的意象由於其低劣的比喻對象而顯得非常獨特。他站在瞭望台上尋找陳腐平庸的瑣碎枝節以便使它們接近詩的場合。」
209─「雨果是第一個在他的書名中提及大眾的人;《悲慘的人們》(通譯悲慘世界)。在法國,雨果是唯一一個得以完成小說系列的作家。」
212─在「《惡之華》《巴黎的憂鬱》裡很容易找到那種雨果拿手的城市描繪的對應物。……當波特萊爾把黎明當作他的主題時,荒涼的街道散發出“沈默的人群”,雨果在夜間的巴黎也覺察了這種東西。」
272─雨果在1867年的世界展覽會發表了一篇宣言:〈致歐洲各國人民〉。法國工人的代表較早、較明確地捍衛他們的利益。
記於2004年6月11日
*圖為麗園所攝。
上一篇:【隨想】終於過了博士資格考…
下一篇:【隨想】重返巴黎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