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10 22:20:47哲青

風沙星辰-北非印象之四四.十四世紀的旅行觀

  在伊本.巴圖塔的年代(西元十四世紀初,回曆七百年左右),那個中古的宇宙大同世紀《Age of Aquarius, 指的是人類實現自我,進入一個以心靈為主導,並集和平、大同、真愛、智慧於一身的美好時代,也稱為寶瓶時代,這也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新世紀運動(New Age Movement )要義之一》,『旅行』是個富含神秘和超自然的字眼,那些可能成為傑出的神秘論者必須持續旅行,目的不只是參訪聖地,拜訪聖者而已,最大的目的,是防止精神的停滯。

  在北非這片產生許多伊斯蘭旅行家的大地上,宇宙大同世紀的理想曾經是高等教育課程的一部分:受到器重的學生被授予年代學與天文學的知識,以更有能力計算出進行祈禱的正確時刻和方向,然後這些人便帶著簡單的行李到沙漠流浪,吃蜥蝪,並在無垠廣大的宇宙中體會、學習。當時有些權威人士相信,這種為神秘論而奉獻的流浪,最短也要持續二十四年。

  旅行,在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也被視為一種籌備期,不斷的移動除了能在旅途上不時提供和智者、導師見面的機會外,也能使剛萌芽的思想體系進入一個更成熟而更高的意識層次。根據中世紀偉大的托缽僧領導者魯米寫道,透過旅行,有些聖者可以達到『在滴水中見海洋,在一粒塵埃中見太陽』的境界。

  不過這僅有極少數的人能以這樣的態度去旅行;就算如法泡製,也常招來訕笑。當人們看著魯米這種旅行者,就會譏諷地說:『這個可憐人的腦袋經過長期的感傷及苦行生活,必然像顆泡水的洋蔥一樣爛透了 … 』

  今天,旅行的人,除了觀光客、嬉皮之外,就剩下半調子的神秘論者 … 就像是我這樣的人 …

  在卡薩布蘭卡的伊斯蘭學院柱廊間閒逛,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段話:『千萬不要像大多數的外國人一樣,被闇啞的石頭、黃銅儀器、瓷磚和織品所控制;你要去思考世界的要義,而非其形態;尋求真象,而非只為了滿足好奇心。』

  這真是金玉良言!
(悄悄話) 2024-07-04 19:18:34
(悄悄話) 2024-06-06 15:01:20
(悄悄話) 2021-04-20 23: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