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6 03:32:48chong+neng

我的誠品故事

近年到台北,誠品,我是刻意冷落的。
在台北讀書的朋友,力勸也身體力行地帶我到台大附近溫羅汀書店區,有這麼多氣質獨特又有節扣的小書店,誠品自然成了後備的,買方便書的便利店──停刊前的《誠品好讀》正開始擴大銷售範圍到便利店的雜誌架上。當然,誠品書店在我心目中還是殘留著一些神話色彩,一間連鎖書店,竟成了城市裡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之一;一間書店裡竟然有自己的畫廊、小劇場;一間書店有一本屬於自己的閱讀雜誌(停刊前改成生活誌的方向);一間書店竟然可以廿四小時營業。九年前我才第一次到台北,第一次真正踏進誠品,走進敦化南路上的誠品總店──已是凌晨三點,店裡更然還是人流不絕,很多年輕人在讀書,真的在讀,手指沿著一行一行的文字掃去而口在讀,那時的確有種難以言喻的感動在心頭,回想澳門的讀書氣氛,悲從中來到一種自憐的地步。我的誠品神話大概在它的信義旗艦店開幕後才開始完結,第一次去還可以欣賞一下每一個館的建築,多去幾次便發現那兒像一個圖書的超市多於宣傳上的「博物館」概念,通行的空間比接觸書的空間多,人與書的關係反而成不了書店的主體;更不爽的是,它將知識分類的不但見諸於藏書架上,還見於空間的分隔,每一類書藉自成一角、一館或一層,方便了一些有目的而來的消費者,卻令逛書架時的興致大打節扣,彷彿成了一個拒絕跨學科閱讀的圖書館。

優雅落幕

  上月再訪信義誠品,發現一些原本放書架的地方變成了商店,氣氛與氣質比之前更令人難堪,似乎要步西門店的後塵,讓商品架取代書架,讓人靜下來閱讀的空間愈見收窄,這情況看來正滲透到很多社區內的誠品中,即使台大附近那一家,加了一個讓年青藝術家放作品的展覽櫃,以及一排排像聖堂坐位的閱讀區,也難掩文化內涵的失落。其實多年來到過的誠品中,南京店與永和店算是最理想的,今次路過永和店原址,發現門關上了,一張小橫額寫著「優雅落幕」──據說因租金提升而結業,讓我不禁失落了一下。隨著《誠品好讀》的轉型與停刊(據說因為要再轉型),台北的閱讀地圖,彷彿早已形成了一個新景象。
心血來潮看看那間自己最喜歡的誠品南京店是否健在,誰知一查之下才知道該店早在四年前就已結業,我有這麼久沒到過那間誠品嗎?五層高的書店,每層都是大片的落地玻璃,讓陽光直接透進書店內,而書店的椅子就正對著這片落地玻璃,是很人性化的設計;從樓梯下來,上層的人可看到下層的人在讀什麼書,人與書的關係很密切,也提供了閱讀者之間無聲的交流,這是書店裡人的風景。這類社區型的書店是誠品的最初型態,這些年來卻一間一間的關門。

誠品資本

很多人認為,這些社區型誠品的落幕,是大環境的影響,是出版業不景氣與人們閱讀習慣改變的問題,網路的盛起,以及售價較便宜的大陸簡體書被看成兩個主要影響因素。這說法大概有理,不過,也有人從誠品本身的行銷策略上看到一些問題。他們指出誠品本身開店開得太密集,形成不同的門市內部競爭,而隨著捷運愈來愈便利,讀者人口流動性增大,小型的誠品,被複合型的門市如信義旗艦店和敦南店搶走不少,而原本在台北車站前的大亞店,其結束亦間接因為受在台北車站捷運站內新開的小店影響。社區型誠品的減少,說明誠品一如其名,愈走愈精英,銷售的對象與階層愈來愈清晰。
有一位住在台北的朋友跟我說,那些便利店與快餐店賺的最多的不是本身所銷售的商品,而是房地產;因為要是附近有這些便利店與快餐店的房屋就更值錢。我突然想到,有誠品在旁邊的房屋似乎也有同樣的優勢,而誠品去年就已經跟地產商合作,為淡水的某個豪宅開設社區圖書館,搞得好不熱鬧。令人感慨的是,誠品的成功,成為了一種令人感動的文化現象,而同時它也成為一種文化資本,文化資本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本,在「文化創意產業」被用力抬高的時代,人們往往只強調了當中可被快速「轉化」的部份,彷彿只有那些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本的文化才有存在價值,而文化原有的價值,文化經驗的累積卻像那些複合型書店中的書架一樣,總要愈縮愈小,讓路給其他商品。

上一篇:一代人的中國意識

下一篇:舊區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