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3 16:37:58蒼藍之潮

言の葉の庭のあとで



PPo5F.jpg


  關於新海誠導演,他自上一部作品《言葉之庭》便開始引入「和歌」的元素,藉由收錄在《萬葉集》中〈柿本人麻呂歌集〉裡的兩首歌─
 
 
  雷神 小動 刺雲 雨零耶 君将留  (萬葉假名)
  鳴る神の 少し響みて さし曇り 雨も降らぬか 君を留めむ  (訓讀)
  
    ~作者未詳(柿本人麻呂歌集) 『万葉集』 巻11-2513



  雷神 小動 雖不零 吾将留 妹留者  (萬葉假名)

  鳴る神の 少し響みて 降らずとも 我は留まらむ 妹し留めば  (訓讀)

    ~作者未詳(柿本人麻呂歌集) 『万葉集』 巻11-2514

而此二首和歌更為詳細內容,可以參照「從《萬葉集》到《言葉之庭》--和歌與動畫的連結。」(http://spin2009.blog126.fc2.com/?no=98)一文,想必會讓你對和歌有一點了解。

  在《言葉之庭》之後,新海誠的最新力作─《君の名は》當中,則更往《古今和歌集》下手,引用了中世三十六歌仙中的小野小町所作之和歌,作為貫穿全劇的重點。


  新海誠日前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提到,「你的名字」故事靈感來自小野小町的一首和歌。和歌的內容是「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新海誠表示,在構思「你的名字」的故事時,他就決定想描寫相遇之前的少年與少女,想呈現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故事。

  正在思考怎麼讓他們相遇的時候,剛好看了「古今和歌集」裡面的和歌,在小野小町的和歌裡,有一首「如果知道那是夢」,講述的是在夢裡遇到了喜歡的人,如果知道那是夢的話,就不會讓夢這麼快醒來。

(中央社報導)


  前面報導中提及的和歌,即是小野小町的這首─


  思ひつつ (おもひつつ)

  寝ればや人の (ねればやひとの)

  見えつらむ (みえつらむ)

  夢と知りせば (ゆめとしりせば)

  覚めざらましを (さめざらましを)

 

  新聞中選用的譯文為「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


  不過,個人覺得星野之宣老師的《東方奇譚秘聞錄》卷六裡的「若知此身在夢中」一篇內的譯文(由章澤儀所譯),其調性與「你的名字」更為切合,同時也更符合和歌五七五七七的字數,譯文如下─

 

  心思之所至

 

  淚溼衣襟渾不覺

 

  旁觀總未曉

 

  若知此身在夢中


  還望夢醒有緣人

 

 

  本站有很大一部分的文章在於中式短歌的創作與日本短歌的推介,故簡單地整理一下這兩部動畫中關於和歌的一些情事。

附註:

  以下摘錄維基百科中對《萬葉集》與《古今和歌集》的介紹──

 

《萬葉集》是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收錄由四世紀至八世紀4500多首長歌、短歌,共計二十卷,按內容分為雜歌、相聞、輓歌等。
全書採用漢字,部分用來表意,部分用來表音,有時既表意也表音,使用情況十分複雜,甚至超出實際用途,用漢字來作文字遊戲。假名的始祖萬葉假名以此書為名,儘管在《萬葉集》以前已有日本作品用漢字來表音,如《古事記》。
本集中所收錄的歌,主要由柿本人麻呂、山部赤人、山上憶良、大伴旅人、大伴家持等著名歌人所作。至於編纂此書較重要的人物,則是大伴家持。據《大日本史》大伴家持傳云:「家持善和歌,撰萬葉集二十卷。上自雄略(雄略天皇),下迄廢帝朝,所收凡四千餘首,蒐羅該博,足以觀民風。先是篇詠未有成書,後世言和歌者,取為模範焉。【○萬葉集撰人,諸說紛紜,無所適從。今考本集,且據拾芥抄所載藤原定家說,定為家持所傳。】」
《古今和歌集》,常簡稱為《古今集》,是日本最早的敕撰和歌集,由醍醐天皇下令,以紀貫之為首的宮廷詩人於公元914年左右編成,共收和歌一千餘首,多為短歌。按季節和內容分為二十卷,與日本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的凝重,粗放風格不同,《古今和歌集》所選戀歌頗多,多帶有貴族化風格,和諧優美。其所選和歌與闡明和歌宗旨的序言為後來幾百年的和歌創作樹立了典範。
全書共收和歌一千餘首,仿照《萬葉集》,分成二十卷。所收的每首和歌,均先列題目,然後列作者名字。其中的著名詩人除去編撰的四人,還有索性法師,藤原敏行等人,這些宮廷詩人後來都被列入三十六歌仙。《古今和歌集》採取的收入大量戀歌和它的分卷結構也成為後來的敕撰和歌集的範本。從它開始,到1216年《新古今和歌集》完成,平安時代的各代天皇共下令編寫了八部和歌集,合成「八代集」。之後到1439年《新續古今和歌集》編撰完成,敕撰和歌集一共二十一部,合稱「二十一代集」。
《萬葉集》

  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收錄由四世紀至八世紀4500多首長歌、短歌,共計二十卷,按內容分為雜歌、相聞、輓歌等。

  全書採用漢字,部分用來表意,部分用來表音,有時既表意也表音,使用情況十分複雜,甚至超出實際用途,用漢字來作文字遊戲。假名的始祖萬葉假名以此書為名,儘管在《萬葉集》以前已有日本作品用漢字來表音,如《古事記》。
  本集中所收錄的歌,主要由柿本人麻呂、山部赤人、山上憶良、大伴旅人、大伴家持等著名歌人所作。至於編纂此書較重要的人物,則是大伴家持。據《大日本史》大伴家持傳云:「家持善和歌,撰萬葉集二十卷。上自雄略(雄略天皇),下迄廢帝朝,所收凡四千餘首,蒐羅該博,足以觀民風。先是篇詠未有成書,後世言和歌者,取為模範焉。」

  《古今和歌集》

  簡稱《古今集》,是日本最早的敕撰和歌集,由醍醐天皇下令,以紀貫之為首的宮廷詩人於公元914年左右編成,共收和歌一千餘首,多為短歌。按季節和內容分為二十卷,與日本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的凝重,粗放風格不同,《古今和歌集》所選戀歌頗多,多帶有貴族化風格,和諧優美。其所選和歌與闡明和歌宗旨的序言為後來幾百年的和歌創作樹立了典範。

  全書共收和歌一千餘首,仿照《萬葉集》,分成二十卷。所收的每首和歌,均先列題目,然後列作者名字。其中的著名詩人除去編撰的四人,還有索性法師,藤原敏行等人,這些宮廷詩人後來都被列入三十六歌仙。《古今和歌集》採取的收入大量戀歌和它的分卷結構也成為後來的敕撰和歌集的範本。

  從它開始,到1216年《新古今和歌集》完成,平安時代的各代天皇共下令編寫了八部和歌集,合成「八代集」。之後到1439年《新續古今和歌集》編撰完成,敕撰和歌集一共二十一部,合稱「二十一代集」。 

 

  和歌的斷句形式也因為這幾本歌集,分為「萬葉調」(

古今和歌集

)、「古今調」(

古今和歌集

)、「新古今調」(

新古今和歌集)三類。以下摘錄自「日本古典格律詩歌─和歌之簡介」部分內容─

  

「萬葉調」指《萬葉集》中的短歌風格,表現爲質樸、真率而感情濃重,現實性和直觀性較強,較少重視形式和技巧。短歌的五、 七、 五、七、七的五節三十一音中,每一個音可能是一個詞,每一節也可只有一個詞或一個片語(短語);在一節組成一個詞的時候,要用兩節以上才能組成一個片語(短語),直到一句。因而,就發生一個章法上斷節(爲敍述方便,稱爲斷句)的問題。

  《萬葉集》較多的是在第二節或第四節處斷句組成一個片語,也就是說,一般不在第一個五、七兩節處,就在第二個五、七兩節處斷句,因而稱萬葉調爲「五七調」。

  《古今和歌集》由於逐步形成貴族的主觀的纖細優美流暢的風格,注重表現技巧,而較多地在第三節,就是五、七、五處斷句,因而稱爲「七五調」,也就是「古今調」。

  「新古今調」主要指以《新古今和歌集》(1205,載歌1978首)爲中心,在「古今調」的基礎上形成的第一節或第三節斷句技巧的進一步運用。在古歌中加進新意、但還能看出原歌面貌的作法,在《新古今和歌集》中也佔有最多的數量。從內容和風格來看,「新古今調」以浪漫主義方法反映貴族日趨沒落的生活情趣,感官性(主要是繪畫和色彩方面)、音樂性和象徵性傾向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