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8 19:16:34蒼藍之潮

短歌之形變─關於和歌的翻譯

文/陳松全

  和歌是日本古典詩的一種,以中國古典詩類比,相似於五言絕句:講求短短詩句固定格式中,呈現完整意境。和歌格式:五、七、五、七、七,每句音節數以日文假名為準。在翻譯上無論任何語言,都很難表現日文格式的原貌,有關音節格式的美感,中文讀者只能想像。

  和歌意境之美,對中文讀者來說卻再容易不過。日本人凡事講求禪意:建築、庭園設計、插花、繪畫都與禪學有關,詩歌也不例外。和歌重禪意,短短幾個句子,喚起讀者一種心理感受,達到禪境,中國禪宗本尚於此。

  目前日本和歌翻譯成中文的作品不多,方法也還在摸索中。要求中文翻譯合於原格式的標準相當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日本語的一字多音節與中文的一字一音節,兩者在音節上難對等。和歌五、七、五、七、七的格式,在中文表現上幾乎不可能。即使勉強中文走進和歌音節,恐怕很難對得起詩句意涵,更不用說和歌最講求的禪境。即使勉強中文合於格式,恐怕也不是日語中五七五七七原味。

  李敏勇先生翻譯《亂髮》曾建議,翻譯和歌用新詩五句格式,翻譯俳句用三句格式。新詩的表現方式包括分行、奔行(run-on line)、空格等等,也許是很好的翻譯方式(和歌原文沒有分行斷句,是一句到底),也很容易透過新詩既有形式,讓中文讀者一眼認出是詩,並且進入詩的閱讀情境。至於五句、三句的方式,也許可以適用於大部分的和歌與俳句。

  碰巧是《沙拉紀念日》雖為和歌,早期中文譯本以及英文譯本,卻都採用三句式翻譯。您手上這個譯本,原本考量翻成五句格式,但幾經嘗試後,決定放棄。

  原因是日本和歌或俳句一句到底格式,本身在形式上已為禪意做好準備,三十一或十七個音節一氣呵成,呈現的是意境的瞬間,頗有中國禪宗棒喝警醒味道。和歌在中文中如果照原文一氣呵成,恐怕翻譯和讀者都會噎著。閱讀都有困難,更不用說禪境。若是切成五句,則詩歌整體感在閱讀空間拉寬、時間拉長狀況下,沒有足夠意象支撐,顯得破碎無力。

  幾經思考,選擇以原著的詩歌意境以及禪意呈現為翻譯標準。如此一想,也覺得翻成中文五句格式只不過吻合了五、七、五、七、七的形式,在詩意原貌呈現上,卻沒有多大用處。也體會出前人為何都用三句式譯《沙拉紀念日》。希望俵万智原著的清新風貌,以及生活細節中的禪意體會沒有走味太多。

附註:

  本文作者為文字工作者。文章出自新雨出版社出版、蔡雅娟譯本《沙拉紀念日》(2002年初版)卷末附錄。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呆兒 2007-06-28 19:40:13

好深奧喔.
從來不知道寫作還分這ㄇ多@@
受教了!

晚安

版主回應
  晚安。歡迎來玩。 2007-06-28 20: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