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5 12:28:15果子離

歡喜回望台灣情

多年以前,作家李敖寫過一篇「重要不重要與不重要重要」,援引古人古事,扣應當時爭議不休的社會問題,如羅斯福路該不該改名、中學生該不該髮禁、中國小姐該不該選。李敖認為,為政者心目中不重要的,「都牽涉到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悲與喜、愛與憎、注目與傾聽、迷惑與感嘆,為政者哪能不注意?」

這段話還是從統治者觀點來說的。歷史應該從生活出發,貼近民眾,像堂前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記錄庶民的日常活動、居家器物,不應該只是帝王將相的紀錄,不應該只是軍事外交政治經濟的總匯,或者黨政軍的發展史。

對於廣大群眾,柴米油鹽就是大事,只要生活過得好,誰上台下台,不是最值得關心的。但社會發展的面貌、民眾的生活形態,一向被大歷史敘述所輕忽,很難在史書看到人民怎樣吃穿拉灑睡。即使傳統報紙,也把政治、軍事、經濟等新聞分派在第一落,娛樂、地方、消費、體育等和國家興亡關較淺,但讀者可能更為關切的報導屈居後半落。

近幾年台灣史出版品已漸從悲情氣氛和政治格局破繭而出,回歸人民的生活層面。果實、遠足、野人等出版社一系列叢書,主題有大有小,琳瑯滿目,咖啡店、茶、棒球、砲台、敬字亭......無一不可成書,教人擊節叫好。陳柔縉更集其大成,以一人之力,先後寫了六十三個主題,輯成《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囍事台灣》二書。

《囍事台灣》是令人愉悅的書。雖然陳柔縉在序裡為「囍事」釋名,說除了環繞結婚的主題有四篇,其餘主題無不令人開心。其實前一本《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所寫從西方引進台灣的新生事物,哪個不和台灣民眾歡喜相見?陳柔縉這兩本書裡沒有什麼剝削、壓迫的政經史事,沒有抗爭、悲情的歷史片斷。連《囍事台灣》附錄所收的,都是日本時期五十年來的物價表,不是什麼總督府歲入支出表。

陳柔縉擅寫政論,自承「寫政治評論專欄超過十五年了。」在《新新聞》寫「周邊有事」專欄,文筆犀利,眼光獨具。專心寫書之後,更以巧思創意,敏銳的觀察力和整合力教人驚嘆,從政治人物親戚關係、政壇秘聞下手,另開蹊徑,到了這兩本書,已臻化境,表現高難度的史家技藝。

或曰,這點功夫誰不會?只要懂得日文,把日本時期的台灣報紙地毯式搜尋,整理湊合,即可成書。不然。陳柔縉文史知識豐富,掌故熟稔,且逞穿針引線之能,把可能零碎的片斷材料綴織成篇,而不流於瑣碎乏味的資料彙編。其文筆之好,時而古今對比,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時而望圖生義,推敲一番,彌補文字資料之不足。全書好看,此非深厚的內力,難竟其功。


《囍事台灣》: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0881
女奴 2007-03-02 15:00:05

越俎代庖一下
陳柔縉過去也在新新聞
她老公是她社裡同事廖福順

版主回應
訂了十幾年後,有一陣子新新聞我只剩陳柔縉的周邊有事專欄看得下去,後來索性不訂了,那是我生平訂閱最久的雜誌 2007-03-09 09:56:57
stone 2007-02-27 17:38:35

ㄟ,阿糯,我不是寫著「....讓我有點更清楚」嗎?意思就是,本來已經清楚,現在更清楚,而已啊!hee hee hee.

寶兒 2007-02-27 09:38:29

呃 聽到自己被講說話不清楚(雖然這是實情).但澄清一下 但願可以保住英名(有英名嗎?)
上回我說到陳柔縉所寫的書是<西方文明初體驗>那時只有輕輕帶過 沒寫書中內容. 而陳昭如的<福爾摩沙愛情書>初讀時對編排方式及內容都非常喜歡 所以著墨較多. 兩書我都再翻過 覺得柔縉的考證功夫相當紮實 昭如的那本比較概略一些 考驗上沒有前者費功夫.

陳柔縉後來這兩本 寫張超英以及台灣囍事 我都很感興趣 想讀 只是還沒下手(總是會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