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7 20:00:00太皮

鄉愁或馬格斯或岩石超人或拉麵男

 

鄉魂旅思(九十九、一百)

鄉愁或馬格斯或岩石超人或拉麵男

太皮

  如果要我找一個英文字來翻譯“鄉魂旅思”中的“鄉魂”,我大概會用“Nostalgia”這個字。我英文不好,但經常看到Nostalgia就記住了,譯做中文可解作“鄉愁”、“懷舊”,我比較喜歡前者,人的懷舊,其實就是鄉愁,過去的一切是多麼美好啊,成長中的未可知都帶着神秘色彩,一件簡單的事,就足以影響一生。

  就算被視為老土又如何?我就是喜歡品味從前,我並不是活在過去,而是把過去作為一種根、一種獨特的宇宙,這根、這宇宙令我的人生更加實在,我在不斷解構過去中成長。是的,過去被美化了,童年的回憶像醮了蜜糖一樣令人陶醉。我只記得黃昏時漫天飛舞的紅蜻蜓,而忽視了化糞池中白色蠕動的蛆蟲。但,作為一名失敗之人,我仍然能從那些記憶中獲得力量。

  在成長過程中,接觸過不同物事,當中必然包括卡通和玩具,兩者對兒童的重要性現在不用強調了,而童年時在工廠區收集玩具的精彩故事我已經寫過,我想說的是,礙於當年條件所限,加上資訊並不發達,一些有關卡通和玩具方面的疑問,成為我多年來未解決的謎團。

  幸得現今資訊發達,近年我陸續解開了一些謎團,總算對童年有個交待了。例如,小時候,我很迷惑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玩具中,領袖柯柏文(Optimus Prime)和城市指揮官馬格斯(Ultra Magnus),為甚麼牠們變身前後的貨車頭和機械人造型是一模一樣的?只是顏色不同而已,而後者在卡通中,為甚麼又只是以與貨架合體後的升級模式出現呢?

  十幾二十年後,我終於知道了,原來,在第一代變形金剛玩具中,有部分玩具是繼承自之前的Diaclone(戴亞克隆)玩具生產線,原名叫Battle Convoy的柯柏文有一個能量進化版,名字叫Powered Convoy,造型就是後來的馬格斯,即是說,在柯柏文和馬格斯未成為變形金剛前,原來是同一個人,而後者是前者的加強版。到了變形金剛,普通版和加強版便成為不同的角色了。(我之前曾更詳細地寫過,有興趣可點擊鏈結,這裡就不詳敘了。漫兩拍:我與《變形金剛》(四))我只想說,解開謎團的滿足感,我竟興奮到現在,從我舉這個例子就知道。

 

  又例如,無線電視曾經播放一套叫《故事小寶盒》的日本卡通,其中一集關於一個民間雜技人叫兒子上天偷桃,兒子被分屍拋下來的故事,由於故事獨特,令我念念不忘,我一直想知道那卡通的日文名到底叫甚麼,而那又是一個甚麼來頭的故事,後來讀蒲松齡《聊齋誌異》,我發現了那故事原來出自該書“偷桃”一篇,再後來,我又知道了《故事小寶盒》的原名叫“まんがこども文庫”(漫畫兒童文庫),每集卡通都由童話雜誌《赤鳥》曾刊載的著名童話改編。雖然始終未能得知那集偷桃的故事是由誰人改編,但也總算解開了一大半的謎團了。(有興趣也可看我曾經寫過的文章:(六三)關於《故事小寶盒》

 

  近期,我忽然又對小時候曾玩過的一種玩具產生思念,那種玩具充滿“魔性”,可以由石頭變成外星人或怪物。經過一番查找,發現那玩具的英文名原來叫Rock Lords,而日文名則叫做“岩石超人”。我忽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小時候,北區工廈林立。神奇地,電視上播映甚麼卡通(或電影),那些工廠就會生產甚麼玩具,從“星球大戰”、“聖鬥士星矢”,到“變形金剛”、“忍者龜”,罕有地與世界(至少與香港)接軌。那時我就知道澳門的玩具主要是銷往外國,而我在閉塞落後的澳門,與外國的小孩玩着同一款玩具。

  當年工廠管理不嚴謹,有些工人將玩具偷出來,帶給家裡的孩子或賣給祐漢的玩具小販,在琳瑯滿目的玩具中,有一種可由石頭變成人形或怪物的玩具吸引了我注意。那玩具毫無美感可言,其石頭形態比起變形金剛的飛機火箭,可謂十分可笑,而由一個石頭變成人形也缺乏創意,因為生產商可以把石頭設計成任何形狀,儘管如此,那玩具摸上手的質感,以及其非主流與充滿魔性(別怪我使用二十一世紀的詞匯)的造型仍吸引了我,那就是“岩石超人”,Rock Lords,小時候,我們將之稱做“石頭人”。

  像大多數七八零後一樣,儘管成年了,仍然會收藏玩具,多年來我一直關注聖鬥士星矢和變形金剛的玩具產品發展,但這個岩石超人,幾乎已消失於我腦海裡,只是近一兩年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曾玩過這玩具,勾起了溫暖的回憶,便想重溫舊夢,可是,能找到的資料少之又少。



 

  後來我終於下決心認真地找一下。我連這玩具的正式名稱都不知道,便只能透過一些關鍵詞去搜尋,竟找到了英文維基百科上有關介紹,知道了其在歐美市場是GoBots玩具的分支(當年GoBots比起變形金剛的前身Diaclone更受歡迎),繼而在YouTube上找到了當年的廣告(有關玩具試玩短片可點擊這裡),然後又找到日文資料,查到了“岩石超人”玩具在日本是“天威勇士”(Machine Robo)的分支。我記得香港的電視台曾播過《天威勇士》卡通,但是否曾出現過“岩石超人”,我就沒有印象了。(YouTube上的其中一集《天威勇士》,片尾曲可看到有岩石超人出現)

 

  “岩石超人”同時解開了我另一個謎團。小時候,我曾經玩過一種會滑動的毛毛怪獸玩具,我一直以為是變形金剛產品,但我搜尋過專門網站和圖鑑都一無所獲,也是後來才知道那毛毛怪獸是Rock Lords的分支,叫“The Narlies”。建議大家要看一看YouTube上的舊廣告,就能知道這些玩具的魔性是如何令我念念不忘,很難想像當年竟會有人想出透過這些玩具來與變形金剛打對台。


  近日,我又看到一篇網文,這次儘管與玩具無關,卻也破解了我另一個多年未解之謎。那是一篇有關熱血摔跤漫畫《筋肉人》的文章。

  還記得小時候,大概八十年代中,《筋肉人》(台灣譯做《金肉人》)在亞視播放,當年我十分喜歡這套人物造型獨特、情節又搞笑的卡通,當中,有一個角色叫做“拉麵人”(拉麵男),其造型是十九世紀歐美漫畫裡典型的中國人形象,紥辮,有兩撇鬍子。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其中一集,拉麵人與對手決鬥一場,戰敗的一方,竟然被人活生生地搓成麵團,製成了拉麵!那超驚嚇的一幕可說成為我的夢魘,幼小的我一直以為人類是可以被直接製成拉麵食用的。

  我誤以為被打敗和被搓成麵粉的是拉麵人,後來有漫畫出版,我找來一看,發現原來打贏的是拉麵人,其對手是布羅肯超人(這是台譯,不知港譯是否這名字),拉麵人不但贏了,而且還把對手分屍。這就奇怪,為何不是拉麵人輸?為何沒有人被製成拉麵?由於漫畫與我記憶中的畫面有偏差,當年又沒有甚麼視頻網站,我唯有繼續將那謎團保持下去,久而久之也就丟下了。

  想不到,近日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竟然解開了我多年未解之謎。那篇文章叫《超受兒童歡迎的漫畫摔角英雄,三十年前嚇傻孩子(而且是兩次)》,據介紹,原來,由於漫畫中拉麵人對決布羅肯超人的場面太血腥,在動畫版被修改了,“雖然在電視上沒流一滴血,沒想到效果卻比血池地獄加倍詭異。”文章的描寫十分精彩,我這裡摘錄兩段:“基本上,前段布羅肯超人的納粹糟糕橋段被保留了,中間拉麵人的暴獸上顎捻也被保留了(只是布羅肯超人不再像個嚴重牙周病患者一般嘴巴噴血)、但是最後爭議的駱駝扳橋段,在眼看布羅肯超人要被折斷的前一秒……拉麵人突然往左一轉!先前還猛力掙扎的布羅肯超人,突然全身都變成軟綿綿的了,拉麵人把他的上半身旋轉扭了幾圈,然後站了起來。”

 


 

  “拉麵人雙手一撒,好像麵粉一樣的粉末,撒在上半身已經往後攤平在地上的布羅肯超人身上,然後不知從何處拿出了擀麵桿,在扁平的布羅肯超人身上擀來擀去…...已經整塊變成黃色麵團的‘前’布羅肯超人,被拉麵人整塊舉到空中,再用力甩到地面上,對折、再甩一次……最終拉麵人雙手往外一扯,布羅肯……不,他已經不是人類了,布羅肯超人已經變成一把細長的拉麵了。”

  這網文最偉大的地方,就是竟然找到了卡通的片段,解開了藏在我心底裡三十多年的謎團!我感到了靈台一片澄明──儘管我曾經被其帶來陰影。有趣的是,我看到片段下的留言,連外國觀眾也說因這幕影響而產生陰影呢(有些國家被刪剪了),但網文作者好厲害,竟沒受影響。喜歡《筋肉人》的,真的要忍真讀讀那篇有趣的文章。

  我感恩於這種突然被滿足的驚喜。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對我來說卻是重要發現,畢竟解開了困擾我的謎團,也緩解了我的鄉愁。也許,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些玩具曾經在澳門的工廠生產、那些卡通曾在我小時候住的木屋裡播放,而我們貧下階層的父母輩曾在那些工廠揮灑汗水付出青春、我的快樂童年曾在木屋裡渡過,我的念念不忘,也是一種對長輩父母輩、對快樂童年的眷戀的表達方式吧。當然,小時候還有很多謎團,仍有待我逐一解開──我忽然又感到了生活的美好。(0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