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1 02:16:23太皮

字字屈機:臭味文章




臭味文章(上)
太皮

  試過很多次,在內地(或者確切點說我去過的地方)的餐館進餐,在享受完一頓頂級美味的菜餚(希望沒加「一滴香」)之後,迅速受到大自然的呼喚,要找個地方「天降甘霖」,往往這時卻會遇到一件很犯難的事,就是餐館可能沒附設洗手間,又或者廁所的整體狀況比起澳門那些臭氣醺天的的流動廁所還要差。除非你光顧的是五星級大酒店,否則這樣的處境不少見。我到目前為止,還未在內地見過一間普通食肆的廁所會整理得過肯字頭或麥字頭等美式快餐店的,如有請告之。

  有食就有屙,這是絕對正常和正經的事,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食」和「屙」對人同等重要,理應得到相同待遇,但我一直搞不清為何國人對廁所卻如廝的冷漠,任由它們自生自滅。有件趣事值得一記:三年前,在北京採訪奧運會,有時奔跑完一整天,會相約行家尋找美食祭五臟廟,自不免到當地著名的簋街(東直門內大街)去大吃一頓。與行家對飲十數瓶啤酒,痛吃數十串串燒後,人有三急要解決,一問店家,廁所卻在遙遠的一條小巷裡。

  沒法,只得急急腳去找那王侯將相都要俯首稱臣之地。未見其影先聞其味,那種內地公廁特有的氣息已在天空中飄散,到得廁所,但見一個黑漆漆的所在,一列幾個「牆壁」只高及大腿的廁格,兩人正露出大半個白圓的屁股在拉屎,其中一個還在興致勃勃地玩手機。男女廁相隔一堵牆,可以聽到隔壁的女同志在說話,估計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廁所裡,我們的排泄物掉進屎坑後就會立即相親相愛,如膠似漆了!

  我用衣服抵擋着那一陣陣中人欲嘔的臭氣,極速解決,且身體力行支持環保,減排了事,逃出煉獄!屈機的是廁所竟然沒水洗手,要我到巷口買瓶瓶裝水來清理。

  其實我在內地遇上「廁所奇遇記」的機會又怎會少呢?我曾經見過農村地區開在路邊的廁所,中年阿叔就背着川流不息的車輛蹲着解決,而那堵「門」是透明的;我曾經去過一些廁所,屎兜就是一個一個膠桶,直接將男人的小便裝下,方便取走用來做肥料;遇到過有男人一邊蹲廁,一邊跟在另一邊蹲廁的女友人聊天;在華山去廁所,我納悶的是那些廢料排到甚麼地方去了?結果轉過一個山頭一看,但見剛才廁所下面的山體上,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原來是排泄物日積月累造成的結果。


臭味文章(下)
太皮

  在珠海一帶,我由於地頭比較熟,要不是在危急關頭,一般情況下都只會去快餐店或餐館的廁所解決,鼻子受的罪不太大,而在內地其他地方,去得較多的公共廁所則是機場或者汽車中途站(油站)的廁所,機場的廁所自然是很乾淨的,而汽車中途站的廁所不久留的話,也還過得去,至於一般街邊的廁所,如非不得已,則輕易不會進去,寧願走遠一點,找間像樣的酒店竄進去解決好過。

  記得在蘇州上大學時,學校的廁所倒還可以,大槪是學生比較文明的關係,雖然當地人比較斯文整潔,但街邊的廁所還是與全國看齊,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蘇州的老城區,在早上你還可以看到一些婆子拉着一車木桶,帶到河邊洗刷的情境,那些木桶渾圓而結實,卻散發着臭氣,因為它們的名字叫「馬桶」,到現在,蘇州桃花塢等老城區還不是家家戶戶有廁所,不少人仍用馬桶,裝了夜香的馬桶放在門口,讓那些一個月收取十幾塊錢報酬(現在物以罕為貴,應該漲價不少)的婆子在早上帶去清理。據說以前蘇州的姑娘出嫁,還要用馬桶做嫁妝呢!

  從吃飯的排場和浪費,到如廁的落後和惡劣,反映出我們中國人確也是一個愛面子的民族,要不然是絕對不會善待進食而冷待出恭的,因為吃飯可以讓很多人知道和看得到,還可以拍照留念,與面前的澳洲龍蝦白松露菌一起攝入鏡頭,而出恭時卻只能孤芳自賞,廁所弄得舒適整潔不符經濟效益。

  不過,真正惡劣的廁所也只是街邊的免費廁所而已,也不見得中國人不看重排泄。一些收費廁所,條件就比免費廁所好得多,而五星級酒店的廁所和自己家裡的廁所就更不用說了。那是不是表示國人不重視公德和公共利益?那就不得而知了,總之,大部分公共廁所衛生條件極差,是不爭的事實。

  唉,其實,對於女同志而言,男同志遇到的這些廁所問題,又有甚麼大不了呢?一想到美女要在那些廁所寬衣解帶的畫面,真是會令世間一切男子興味索然,折戟倒戈!

原載澳門華僑報華座版2011.06.14&21日
請瀏覽Blog佬記事(記住點擊那裡的廣告啊,舉手之勞讓我賺幾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