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3 13:06:59無法沉默的貓

我讀~醫中奇話

其實是很偶然的機會在基督教書房看到這本書,
而且,那一天的目的不是去找書,
只是為了去選一張卡片要送給一位正在病中的好友,
然而瞥見「醫中奇話」譯者之一是我不陌生的人。
有時,我覺得自己買書是很憑感覺的,
看到封面的設計是我喜歡的低調,
所以就沒多加考慮地買了回家。

又過了幾天,看到這本書還是放在桌上就隨手拿起來翻看,
剛翻了前言部份的介紹,就被這一則故事感動了。
這故事記錄在第一章「什麼是醫病傳道」中,大致如下:

那位基督徒婦人沒有告訴丈夫,她每個星期日都去了哪裡。
那時烏干達的統治者是阿敏。由於他承諾屠殺基督徒,並將烏干達變成回教國家,因此得到利比亞與沙烏地阿拉伯在財務上的支持。從他統治的一九七一到一九七九年間,有五十萬人被殺。絕大部分的教會被禁。所有的安全人員奉命竭盡所能搜查秘密的地下聚會,被發現者一律格殺勿論。

那位婦人的丈夫是阿敏的秘密警察,所以她沒有告訴他。星期日她都去畢德生‧梭吉牧師(Rev. Peterson Sozi)的非法教會聚會。教會的會眾卡波瓦(Kabowa)一個車庫裡秘密聚會,車庫位於坎帕拉安塔培(Kampala-Entebbe)路邊一個人煙罕至的香蕉園裡。

有個星期天,畢德生傳講《使徒行傳》第三章,彼得在美門醫治瘸腿者的故事。禮拜祝禱完畢後,一位十二歲的男孩拄著柺杖,走上前來與畢德生握手。畢德生吩咐男孩說:「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就像使徒所做的一樣,他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這個男孩剛開始因為從來沒走過路,腳步還有點顛簸;突然之間,他開始走了,跑著,跳著,將他的柺杖高高地舉在空中。所有的會眾重新聚集,為這神跡讚美神。

故事還沒結束。這個男孩是母親帶到教會的,她就是那位丈夫是秘密警察的婦人。他們回到家後,她丈夫問她說:「會走了?」「我兒子從來不會走路,現在他卻又跑又跳的。妳一定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告訴我。」「我不能說。」「為什麼不能?」「嗯,是你所逼迫的那群人醫治了他。他們為他禱告,他們的神醫治了他。」「這些人在哪裡聚會?」「我不能告訴你,你會傷害他們。」「我怎麼會傷害他們?他們的神醫治了我的兒子,我想親自去謝謝他們的神。」「你保證不會傷害他們?」「我保證。」「你保證?」「我保證。」於是他們去了教會,眾人還在那裡為這個神蹟讚美神。那位父親太訝異了,以至於他無法持守承諾,他必須告訴他所有在調查局、軍隊、政府單位工作的警察以及海軍陸戰隊的朋友,耶穌如何行了神跡。

很快的,很多軍人來看,並且信了主。不久,會眾裡有一小群人是重生了的安全人員;他們來時穿著制服、帶著來福槍,但他們到了後卻把來福槍放在外面,進去坐在草蓆上,加入其他會眾一起成為犯法者。他們過著雙重的生活,既是阿敏的士兵,又是基督徒的士兵。

隨著時間過去,當他們聽聞某個教會將會遭到襲擊時,他們就會告訴畢德生;畢德生便會告訴那裡的牧師;牧師就會傳話給會眾,下個星期日他們得換個地方聚會。當下星期日士兵抵達時,便發現該處空無一人。

在阿敏的年代,卡波瓦的會眾在地下教會的歷史上扮演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這一切,全始於一位有信心的牧師奉耶穌的名叫一位瘸腿的男孩起來行走。

(以上內容摘自台北信友堂-康來昌牧師網站:http://word.fhl.net/cgi-bin/rogbook.cgi?user=word&proc=read&bid=7&msgno=7

說真的,我從翻開書後就沒法停止地一頁接一頁讀下去,
它是如此地吸引我想要一探究竟。
我想有大半的原因是:這本書的作者與我有相同的信仰背景,
我們同屬長老會宗的信徒,是福音派的一支,也同稱加爾文改革宗。
長老會對於現代的神蹟奇事、醫治特會、說方言的能力,
都有一些比較保守的想法,誠如作者唐˙堂克理牧師所言:
「但是依靠基督的能力施行醫治,真的適用於今日社會嗎?如果是的話,神學與行事風格都不像五旬節派(今日靈恩派)的福音派基督徒要怎麼做呢?」

我一直相信,宗教信仰是要理性與感性並存的,
我也一直知道信仰要成就大事必須要對上帝保持「信心」。
然而「信心」到底可以大到什麼程度,可以超自然到什麼地步,
對我而言,總還是懞懂,總還是模糊不清。
我自己在福音教派裡聚會,常聽到有關一些對靈恩運動的無法接受或批評,
然而卻也在不少的特會場合裡,親眼看到禱告中行了醫治的大能,
那些被稱為先知的牧者確實讓我的想法有些改變,
有時這樣的事情使我在信仰上產生了矛盾,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分辨。

感謝主!當我閱閉此書闔上的那一刻,
我閉上眼睛輕聲禱告,因我知道我買到這本書不是偶然,
而是上帝藉著這本書使我對自己所相信的上帝有了更大的「信心」。
雖然這可能不是一本可以擠上暢銷排行榜的書,
或許也不是每位基督徒都會有興趣的書,
但我卻認為它是本對信仰認真的基督徒不可不讀的書,
特別是福音派教會,或者對靈恩派有些不正確或不明想法的人,
我想,這本書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啟示與幫助。
我祈禱~這本書能引發你一些關於神蹟醫治的正確想法。
Amy C 2008-01-25 03:04:16

現在的人沒有看到奇蹟是很難叫他們相信有神的
福音的種子落在不同人的心田
接受不接受也很難
信心單純的人福氣比較多
如同經上說: 有病的才需要醫生
人走投無路時, 唯一的最後機會才會到教會
育願意接受信仰的人
也是 神揀選他, 開啟他的心
若不是這樣
靠人的力量是辦不到
也不會有奇蹟.

傳福音有困難, 也許我們努力不夠,
起碼自己教會的羊好好牧養,比較重要!

版主回應
我想聖經上的話很清楚告訴我們: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1)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的得救與否應該與他有沒有遇上什麼奇蹟沒什麼關係,
若只是因著神(奇)蹟在他的身上才肯信,這樣的信仰根基很危險,也很膚淺。

妳說的沒錯,我們信是因為神的揀選,
但我們做了一個功課就是,我們願意蒙揀選,
因為我們相信神是愛。

神給了人們自由意志去選擇相信與否,
縱然我們是衪創造的,是屬衪的,
在我們尚在母腹中時,衪已護庇我們,
衪其實可以不用把選擇權交給們,
但因為衪愛我們,衪讓我們自己去感受衪的愛,
所以,衪仍讓我們自己去選擇接不接受福音,
因此,我們這蒙召的人是有福的,因我們也是蒙恩的罪人。

今日,因為我們有恩典的確據,我們相信,我們得著,
所以,祝福就進入我們的生命之中,
有沒想過,我們連每天所呼吸的氣息,都是衪的恩典啊!

傳福音就是撒種的工作,人信與不信與傳的個人沒多大關係,
即使人們是經由我們認識福音,也無功德可言。

所以囉!不用為傳福音困難而氣餧,
主權在於上帝,衪自己要負責的嘛,
我們該做的,就是有好行為、有愛心,
讓人認出我們是屬上帝的子民,如此而已。
不是嗎?
2008-01-25 14:34:43
Anary 2008-01-24 09:13:50

^++++^

版主回應
唔。。
我懂。。。
哈哈。。。。
2008-01-24 09:30:57
迷惘的魚 2008-01-23 23:53:07

很多事情百聞不如一見
我以前也不喜歡&quot聖靈充滿&quot

我們是屬於比較火熱的行道會
但是很多事情就是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曾經排斥也逃避過
直到去了一趟韓國禱告山
參加十九屆亞細亞聖徒大會
在禱告山上與韓國的教會,家家會
所有的疑惑才迎刃而解

我只告訴您
堅定您信仰的信心
有一天您會與祂相遇...^^

版主回應
其實我沒排斥聖靈充滿的感覺,
事實上我相信聖靈充滿是時刻在生活中的內在及外在感受,
當我安靜、當我喜樂、當我憐憫、當我付出,
我相信那也是聖靈充滿的感覺,
我也有信心,時刻準備好自己,
與衪相遇。^_^
2008-01-24 09: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