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1 15:48:46無法沉默的貓

你能自在作自己

我曾從一本書中讀過作家約翰 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對於過錯的說法,他說:
M essage→信息,反映我們生命的狀況。
I nterruption→干擾,應促使我們反省或思考。
S ignpost→路標,引導我們走向正路。
T est→考驗,推動我們臻於成熟。
A wakening→覺醒,幫助我們保持警覺之心。
K ey→鑰匙,用來打開我們下一扇機會之門。
E xploration→探索,帶領我們進入未曾經歷的旅程。
S tatement→評語,關乎我們的發展與進步。

生命中許多時候,
由於我們自己所作的決定或臨到的環境,
使我們覺得被丟棄、蹂躝或被踩在地上,
更感覺到自己似乎已毫無價值。
所以我們會對所臨到的事反擊或埋怨,
然而,如果我們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不逃避,
我們就可以從錯誤中看到其實也有祝福在其中。

只是很可惜的是,
我們往往臣服於自己的感覺,
相信自己出於情緒感受的判斷,
而沒有意識到感覺常是多麼地變化無常,
感覺絕非可靠的訊息來源。
我們若是只相信自己的感覺,
就無法憑著信心生活,因為無法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
如果我們只是耽溺在自怨自憐中,
上帝給的祝福就常和我們擦肩而過。

【自在作自己】,這本書,是我今天要和您分享的。
作者是喬依絲 邁爾。
如果您收看過Good TV應該聽過她的信息。
她的人生遭遇在她未信仰基督教前是一團亂。
幼年受虐、受親人性侵、遇人不淑離婚、
這些在人看來不可張揚的人生經歷,
占據了她大半的人生歲月。
直到她接觸了基督教信仰,
悔改向主,人生完全改變。
他也遇見了上帝給她最大的禮物,
最好的人生伴侶,她的丈夫。

如果按人的眼光來看,喬依絲 邁爾人生很慘,
她是最有資格埋怨上帝的人。
然而,她知道她所仰望的上帝是全能的上帝,
當她認識了衪,她全心讚美,
她憑信心相信,上帝不看她過去的人生遭遇,
而是當她把過去的傷痛交給上帝時,
人生的路就開始可以步履輕鬆地向前邁開了。

我們的社會裡,有一種流行病,就是缺乏安全感。
許多人缺乏安全感,並且老是覺得自己很糟,
所以,我們總是想要取悅別人,以得到別人認同。
因此,我們有人活得很累,因為太在乎世俗的價值觀。
太耽溺於別人的認同,然後令自己的心焦慮難挨。
有時,我們也因著別人一句無心的話,而受傷。
如果我們常在這樣的情緒當中,
我們就不可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更別想要「自在作自己」了。

(願我們都能像這朵長柄菊一樣,即使沒人在意,仍然傲立在天地之間。)

當我讀完了這本書,我了解,
原來人能不能「自在作自己」完全是自己的決定。
如果,你還是很在意別人對你的評語,
你的所有表現不是想取悅於上帝,而是取悅於人,
你只是想贏得人的掌聲,而不能接受失去舞台的痛苦,
你為了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失去自我,以致無法成就上帝對你的計畫,
你一直在這種取悅別人認同的「癮」時,
那麼,何不就來讀讀這本「自在作自己」。
相信,你對自己一定可以有另一番看待的。

願上帝祝福你~
茱莉亞 2008-01-14 12:18:42

做自己是理想,但
為人母時,還是需做好該做的本分
為人妻時,一樣要花不少心思
為人子女時,不管多忙多遠,心意不減

感覺都是為別人付出,雖然很難真正做自己,但很踏實

版主回應
其實你所說的,都沒有脫出做自己的範圍,
因為為人母,是本份、為人妻,也是本份,
為人子女、心意不減,這也是本份,
雖是付出,是自己甘願,也是一種成就感,
所以和做自己應該沒有衝突吧!
因為我們做這些事時,是快樂的自己啊!
2008-01-14 14:37:49
*JoMa* 2008-01-14 11:14:30

做自己?
有時好像也不太容易!

版主回應
當然是不容易,
但是有些原則仍是可以建立的,
我想那該界定在做自己到什麼樣的程度,
我想我由這書中所理解的做自己是,
不要任由別人來影響或破壞自己的原則,
如果,容許對方來破壞,那也不是破壞了,
因為要是自己願意改變或付出才可以,
我比較能理解的做自己,就是如此囉~
2008-01-14 14: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