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7 09:44:32無法沉默的貓

20071017~箴言15章

默想詩歌:我多麼需要有你
http://www.goooooooood.com/ss/37645765.htm
圖片附註:CS攝於台東布農部落。(2007年7月)
~~~~~~~~~~~~~~~~~~~~~~~~~~~~~~~~~~
箴言~第十五章

15:1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當我們與人談話時,或許可以輕聲細語,但是當我們與人為事爭辯時呢?可否也能像與人談話時那樣輕聲細語呢?輕聲細語地與人爭辯,這好像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處理與人爭辯這件事,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當我們堅持以柔聲應對對方的話,對方也較不容易與我們發生爭辯。如果我們總是用大聲與暴戾的言語或是常常激出對方的惡言相向,恐怕事情會由小事變成大事。因此箴言說,要想消除暴怒、尋求和睦,就要使用柔和的言語。所以,當下次我們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時,我們的處理方式,就先從音量、語氣中改變吧!因為音量、語氣是一種態度,對我們說的話很有影響,我們若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需要改善,就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情況是否常在事情發生時容易暴怒,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15:3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

有時,我們感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在犯罪率日升的這個世代,我們覺得上帝怎麼都不處理這些人呢?上帝似乎總是讓邪惡在這個世界上橫行,使我們會感到疑惑上帝是否留意到這些事;不要懷疑,上帝是清清楚楚地知道一切的,包括人的惡行與促成惡行的動機,正如箴言15:11說:「陰間和滅亡,尚在耶和華眼前,何況世人的心呢?」所以,我們不要急於自己做上帝,要相信祂並不是一位無動於衷的旁觀者,祂既眷顧我們,也一直在這世界動工。雖然,我們雖看不見祂在工作,但絕不要灰心。總有一天,祂必除滅邪惡,懲罰惡人;祂也要確立公義,並賞賜遵行祂旨意的人。

15:14 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

追求知識是現代人的渴求,有很多知識也真的能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好,追求知識沒有錯,不過我們仍然要懂得有所選擇,好的知識能與供養身體的飲食一樣重要。它同樣能滋養精神,提供心靈所需的營養,從我們所讀的書刊,與朋友的交談,所聽的音樂,所看的電影與電視,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食糧。我們應當從日常生活中開始學習用心辨別,因為滋養我們心志的精神食糧會影響我們整個人內在心靈的健康與發展。因此,如果熱切地尋求而得的好知識,就是能夠加增智慧的表徵。

15:15 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的,常享豐筵。

有一本名為「態度決定高度」的書中提到,我們的態度能顯出我們的個性,我們的個性也直接決定了我們在人眼中的評價。雖然,我們也許常常遇到問題,不能決定臨到我們的事該如何去處理,但我們卻能決定應付各種情勢時的態度。有人常為自己感到遇到這麼多苦事,叫我如何能不愁?但是,這些都可以經由我們思考去決定應付的態度的,也是可以學習的。內心喜樂的秘訣,就是在心中經常思念正當的、正義的、純潔的、可愛的、對人生有益的事;這也是使徒保羅在被囚禁時仍有喜樂的秘訣。當我們面對生活的艱難困苦時,也可以運用這種秘訣來幫助自己。我們要時時察看自己的態度,檢查我們怎樣看待自身的境況。也許,我們需要作一些態度上的改變。

15:22 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人若常用「管中窺豹」的方式來看待事情,必定所見有限。因人憑著有限的知識可能找不到正路,因為思想不能開通,就不能領會新的意見。集思廣益和自作主張,的差別是很大的。在生活中,我們若有不能自己決定的事時,就要去尋求瞭解我們、又有豐富經驗之人的意見,因為他們可以幫助我們開闊眼界,增廣觀察的角度。我們也要敞開胸襟接納新的建議,並且樂意去考慮是否適合我們採用。這樣我們所列的計劃就會更為穩妥,成功的機會也會更大。這也就是箴言說:「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之真義。

15:28 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惡人的口,吐出惡言。

我們說話時常是多從自己的感覺或角度出發,比較難從聽者的角度去考慮對方的感受,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因為我們眼中只有自己,只有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但是,這樣是不好的。若是要成為在上帝眼中的義人,就要學會小心謹慎地回答,惡人的話往往都是急切地衝口而出,因為不會考慮所說的話會有甚麼影響。當我們有話應對別人固然重要,但當話要出口時,事先仔細思考也同樣重要。想想看,當我們要應答別人時,是仔細思索後話才出去,還是完全不考慮對他人的影響,只將我們的想法脫口而出呢?
位子 2007-10-18 00:08:31





畈子 2007-10-17 23:23:16

嗯...這篇對我很有用,]
我就是那種說話不經大腦,
常常說錯話的人...

版主回應
常常說錯話~
有時是因為心單純,
如果是對了解我們個性的人而言,
可能沒有關係。
但是,我們都要在社會上生存,
並非別人都要來接受我們。
所以,還是學著凡事耐著性子吧!
聖經上說,要慢慢的動怒,
很難~但是卻是值得深思的。

其實~我也是脾氣容易發的人,
這兩年來漸漸地改變了,
所以~只要想成為那樣的人,
就一定可以的。

我們一起加油~^_^
2007-10-18 00: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