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03 01:20:54munch

*金瓜石百年記事*

台灣百年工業化的歷史,留下許多珍貴的工業遺址,這些遺址散佈在台灣各處,所有權也多為國家所有,但是在長期在政府的漠視下,許多工業遺址已經走到一個歷史的關鍵點,因為再不思考如何保存,可能在時光的催折下,將會傾倒,甚至遭到拆除,成為後世懷想的浪漫情調。

沒落的金瓜石,過去曾在台灣金銅工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隨著礦坑封閉、工廠關門,金瓜石走入歷史。八十年代鄉土旅遊風潮興起,一山之隔的九份在媒體的推波下,以觀光山城重新尋回它的光芒,但是土地多為台糖、台電所有的金瓜石,卻依然靜靜的安棲在茶壺山下,過著與世隔離的歲月。

今年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成立,金瓜石也將走向的不同時代,對一個保有質樸之美的山城,走向觀光會造成什麼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注。


在金瓜石大觀光年代來臨前,走訪這個美麗的山城,認識了一些可愛的人,他們引領著我重新瞭解金瓜石的美麗與哀愁。

年近七十的阿成師是現今少數懂得煉金技術的人,他一身礦工打扮,穿過草叢,來到一處洞口,點上照亮的電土燈,進入狹小的洞穴中,敲下岩壁上的土,一袋毫不起眼的礦土,一般人看不出有何珍貴,但是對於懂得煉金術的阿成師來說,「點石成金」的技術,就是他的獨門絕活。他說,金瓜石遍地黃金的傳說絕非虛言,在這尋常的山洞石縫中,都可能蘊藏著大量的黃金。

阿成師從小生長在金瓜石,伴隨金瓜石黃金產業的發展,練就出一身好本事。他在礦坑採過礦,煉金廠做過事熟悉採金、煉金的過程,更保有民間採金、煉金的古老技術,他說「金瓜石老師父,吃土會長大」的俚語,點出老一輩金瓜石人煉金生財的獨門本事。

金瓜石金礦醞藏量,一直是天大的秘密。早在一百五十年前,金瓜石有名的大金瓜,傳出含有大量金砂,立即引來許多淘金的移民,成為金瓜石小鎮發展的開端。當時金瓜石的黃金,以裸金為主,遍佈在地表之上,淘金民眾以簡單的工具,在溪床、岩石上挖下砂石,到溪中淘金。直到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將金瓜石土地強制收歸國有,再帶著先進工具前來,開始深挖礦坑,建造索道,興建工廠,大量開採金礦與銅礦,開啟金瓜石工業的黃金年代。

百年前的金瓜石山頭,有如一座超級工業大城。日本人為了開發金瓜石的金礦,投入大量資金,開挖七座礦坑、以及台車運輸的無極索道,甚至在四號坑外鑿穿山頂,設置一個直通山腳的豎井,以電梯來吊載器具、礦石。原本日本人只採礦砂,運回日本煉製,在一九三三年戰爭期間,日本人擔心運砂船在海上遭攻擊,於是在金瓜石山腳下建立十三層煉金廠,廠房設計依照化學煉製金銅的程序,由高而低一層層設立,因此被稱為「十三層」煉金廠。

現今,在濱海公路轉往金瓜石的公路上,左邊的山坡就可以看見十三層煉金廠的遺址,灰色水泥的階梯建築群,在歲月的鏽蝕中,增添一種蒼涼的美感,它雄聚山頭的姿態,有人稱它為台灣的布達拉宮。由於廠區內砷金屬含量過高有害人體,加上建築老舊極易坍塌,目前完全管制禁止進入。

在台電的同意下進入廠區,看見十三層的建築之美。由於依山靠海,廠房內的不同樓窗,如同一個個美麗的畫框,圍出藍海與綠山,廠房的建築因為產製過程的化學作用,經過歲月的洗煉,在牆上、機具上繪出美麗的色澤,銅礦石的洩出口,連續圓弧狀的大門,更像國外的古堡城池。

走進廠區,感受時光在此凍止,二十年的光陰只在牆上劃下印子,但是凝固的氣氛,無法維持建物,建築體在海風侵蝕下,水泥崩解鋼筋外露,傾毀只是時間的問題。如何保存看法不一,有人認為老舊崩解就是十三層的美,修了失了風味,有人認為歷史建物不能遺失,整修留個樣子。

十三層的保留與否,如同人們對金瓜石的態度,愛上舊時風味,但又怕一旦變動,就加速舊時風味走入歷史,惱人問題在金瓜石裡外暗潮洶湧,但是有個特權建築,卻始終依然美麗。

金瓜石的太子賓館成為當地保存最完好的建築,根據當地人的說法,這棟建築是為招待昭和太子前來台灣考察,由當時管理礦區的田中株式會社所建。這棟別墅仿造太子在日本的居室設計,佔地約三百多坪,全部以檜木興建,室內設有太子居室、隨從間,圍繞房舍的廊道,安裝上木框的落地窗,窗外即是雅致的和式山水庭園,甚至在庭園栽上一株九芎,讓白色似雪般的落花,慰藉太子的北國鄉愁。

另外,在四周設有高爾夫球練習場、射箭場,以及跑馬場,一切就為了迎接太子前來。但是太子始終沒來,在當時金瓜石到基隆沒有大馬路,只依賴五分車運送礦石進出,太子要上來也不容易,賓館最後只能作為高級招待所。日本戰敗後,賓館交由台金公司管理,曾經一度傾毀,後來經過維修,除了將原色的檜木塗上朱紅色,增添現代化廚房、廁所,一切並未太多改變,現由台電公司保管,平日大門深鎖,偶而招待貴賓,遊客須向台電總管理處申請進入。


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來台設立金銅鑛務局,並成立台金公司,接收金瓜石礦權,除了煉金外,另外設置禮樂煉銅廠煉製銅礦,民國五十年左右,金瓜石的金銅礦業發展達到最高峰。

阿成師在日據末期開始採礦,國民政府時代進入煉金、煉銅廠工作。他回憶在五十年左右,算是金瓜石最風光的時候,一方面政府大量煉金、煉銅,許多外地人大量湧入,讓原本熱鬧的金瓜石,更像座山谷裡的歡樂城。加上接收之初,政府根本無法掌握金礦坑的進出,許多會煉金的「狗師」(盜金者),白日領公家的,晚上賺自己的,狠狠地發上一筆小財,甚至傳說有誇張到拿金塊墊桌腳。

繁華的景象,在當時金瓜石祈堂老街具體呈現,它從高級的日本宿舍區接連到礦工醫院,再往下穿過一般民眾的居所,過了橋再往上走接連到勸濟堂。這條路在日據時即存在,相當有階級意識的文化趣味,一端連接著威權的日本世界,礦區、黃金神舍、礦場管理所、住宅群等,一端是台灣民眾的信仰中心,穿過兩端之間谷地的祈堂老街,就是人民的歡樂天堂,礦工下了工,就一路從那頭吆喝這頭,吃得玩得全都有。民國五十年左右,金瓜石居民約有一萬多人,阿成師說當時處處都是人,三分之一在家裡,三分之一在街上,三分之一在礦坑或工廠。

但是隨著國際情勢改變,金瓜石在民國六十年後停止採礦,只留煉金廠、煉銅廠運作,因為煉銅產生毒煙問題,三條排煙管像長蛇般爬上山頭,將毒煙排到金瓜石外,但是依然留不住工廠,民國七十年後,在生產成本考量下,自製不如外購,煉銅廠關廠停工,繁榮的山城走向沒落。

百年前,日本礦業工人前來,帶著工業機具,打開金瓜石的繁榮。百年後,一批設計人員前來,帶著觀光藍圖,重新規劃金瓜石的未來。

由鶯歌陶博館為主的工作團隊,以黃金工業為主題,計劃打造一個金瓜石黃金生態園區,結合景觀與社區,創造一個人文歷史的世外桃園。由於金瓜石礦業遺跡非常遼闊,目前黃金博物園區的初期規劃,以「本山五號坑」為中心,結合附近的的日式建築群,設計出一個人文生態的園區。

黃金博物園區的出現,意謂著這個封存數十年的工業廢墟,許多地方將要解開枷鎖,以不同的面貌向世人展現。規劃小組將一座封坑三十餘年的黃金礦坑重新開放,在內部打通另一個出口,建立一條觀光的黃金坑道。

五號坑開坑後,阿成師特地走了一趟,看見內部的機具陳設,他像見到老朋友一般,古老的電力車頭完封在坑道內,金礦坑的地質變化,他說的像在數五根手指頭,礦坑重新開啟,如同喚回他的年輕歲月。他說,金瓜石又重新復活了!

對金瓜石再生計劃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打造一座美麗的博物園區,而是如何在走入觀光時代後,保持原有的風貌,提供當地居民一個再生的契機。緩慢的開發,對於沉寂已久的工業遺址,其實並不是壞事,當規劃團隊計劃周詳,社區居民準備妥當,在陽光重返黃金山城的時刻,或許可以看見台灣第一個真正落實社區產業再造的工業遺址,將會優美地展現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