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7 23:03:31天橋說書人

戊戌變法始末

一、 光緒皇帝小檔案
姓名:愛新覺羅載湉
生辰:1871.8.14
星座:獅子座
忌日:1908.11.14
住址:中國北京紫禁城

清德宗光緒皇帝為慈禧太后妹妹的兒子,四歲時入宮成為皇帝。長大之後雖開始親政,但是實權仍掌握在太后手中,可是當光緒帝慢慢長大,愈能感覺到自己的權力不足,而想有一番作為。為了變法,光緒曾說:「如果不變法,就是要成為亡國之君,那我這個皇帝寧願不做」。只可惜最後變法並未成功,不敵守舊派慈禧太后的勢力,光緒帝還險些被廢。到了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便飲恨而終,但相隔二十小時後,慈禧太后也相繼過世。
二、康有為和梁啟超
(一)康有為:康有為(1858~1927年),是廣東南海縣人。從幼年起,就接受傳統儒 家書籍的薰陶,有「聖人」的稱號。二十一歲的時候,他遊歷了香港和上海的公共租界,深受震動,覺得西方國家治理社會的辦法很值得中國仿效;然後,他開始大量閱讀翻譯的外國書籍,對那些有改革傾向的主張特別感興趣,產生了要改變現狀的革新思想。
(二)梁啟超:(1873~1929年),是廣東新會縣人。梁啟超比康有為小十幾歲,可是從小聰明好學,十五歲就中了舉人,人們誇他是「神童」。他很贊成康有為的主張,慕名去拜訪康有為。康有為說:「您是舉人,我是秀才;您功名比我高,何必來屈就呢?」梁啟超說:「先生雖然屈居秀才,學問可遠在舉人之上。我怎麼不能拜師呢?」
康有為覺得梁啟超有心,就談起俄國和日本如何變法,使國家由弱變強;康有為講的道理,梁啟超從來沒有聽過,覺得眼界大開。從這以後,梁啟超接受和發揮康有為的學說,很快成了老師的得力助手,兩個人決心為實現變法而奔走。
三、變法經過
(一)時間:光緒24年(西元1898年)
(二)內容:
(1)教育:廢八股,改試策論,設京師大學堂
(2)政治:裁併機構和官員
(3)軍事:裁併舊式軍隊,建立新式海陸軍
(4)實業:建立農工商總局、礦務鐵路總局
(三)結果:失敗
(1)守舊派反對
(2)缺乏全盤規畫
四、光緒皇帝的妃子們
看完了前面課程的部分,看點輕鬆的吧?各位同學也許曾想過,皇帝有三宮六院,想必是享盡了齊人之福。但是說真的,後宮的后妃其實並不一定每一個都是美如天仙。
尤其是身份較高的皇后,重視的是賢良淑德,和家世背景,倒不一定要如花似玉、傾國傾城。而我們載湉的妃子們呢,大家可評判一下她們的長相囉。

左手邊那位,就是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皇后。是皇帝的表姐,比皇帝大三歲,21歲才出嫁,在當時早婚的年代可以說是「滯銷」了。
右手邊則是光緒皇帝最寵愛的珍妃,他們兩個人興趣相合,珍妃也很支持光緒的變法行動,可惜光緒變法失敗之後,珍妃也隨之被打入冷宮。八國聯軍時,據說珍妃被慈禧害死,死時年僅25歲。
五、本段必考重點
(一)Q:戊戌變法著重的是哪一個層面的革新?
A:制度層面
PS、自強運動則是器物層面
(二)Q:中國八股考試始於何時,又終於何時?
A:明代;清代戊戌變法時
(三)Q:為何清廷開始戊戌變法?
A:甲午戰爭失敗
六、史料分析
(一)康廣仁對變法的批評
「規模太大,志氣態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措太大。當此排者、忌者、擠者、謗者,營衢塞巷,而上又無權,安能有成」

上一篇:青少年法律問題

下一篇:第五課補充

餅子 2006-04-08 13:01:48

我也來插一腳,講一下我覺得一個對於慈禧有趣的說法。
不知道你上課有沒有講過了....
有人說慈禧命太硬,所以剋死丈夫、兒子、甚至於國家。而每次她過大壽時,都是清朝多災多難的時候。
ex :
50歲時,發生中法戰爭,中國喪失了越南。
60歲時,發生中日戰爭,中國丟了台、澎。
70歲時,發生日俄戰爭,中國丟了東北利益。
所以....猜一猜,如果慈禧活到一萬歲,中國會變怎樣呢?
想好沒,答案是,“萬壽無疆”,到時中國的土地早就丟光光了,你猜到沒?哈哈!好了,我知道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