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31 17:32:52三十行動

2017,經屋住得?


施工中的青州坊地段(圖片來源:房屋局)

文/高岸峰

  澳門回歸後,1999至2008近十年間,政府對公屋興建不作為,期間建的公屋單位不足3,000個。經濟過分快速發展,加上對私人房地產市場的放任,樓價上升超過20倍以上。私樓買不起,公屋沒供應,政府貪腐,民怨四起!因此崔世安在2009年競選時承諾2012興建19,000個公屋單位(人稱「萬九」),以杜眾人之口。

  2009至2012三年間,「萬九」公屋成為社會熱話。全民由期望到質疑,再由質疑到失望。因為「萬九」公屋共19,260個單位,如期於2012年落成的僅6,892個,12,368個未能完成。算上2013年上半年再有4,843個單位落成,政府至今還有7,525個未找數,失信於民!

  今年3月「萬九」貨尾經屋申請,1,544個一房一廳經屋單位卻收到15,038份申請表,可見市民對公屋的渴求。但「萬九」公屋只是解決舊有申請者的住屋問題,新申請者要看「萬九」後的公屋計劃。

  「萬九」後已動工的公屋只有兩項,其中青洲坊大廈更要優先處理「萬九」當中因戶型不配對而未能上樓的家團,預計2016年年底竣工。另一項目是氹仔東北馬路公共房屋,加上還在規劃中的兩個公屋項目包括筷子基E及F地段、筷子基北灣L4及L5地段,4個項目估計可提供約4,000個公屋單位,竣工無期,而且數量明顯不足,供不應求。

  假如你買不起價格瘋狂的私人樓,又錯失了「萬九」貨尾經屋申請,我肯定你在2017前無法上樓!這只是保守估計,按「萬九」公屋的興建情況,對特區政府承諾的時間我毫無信心!

  可見未來三年沒有新的公屋落成,又沒有長遠的公屋規劃,如何叫市民安心?政府必須定期開放公屋申請,設不高於三年的輪候期,並公佈未來3年、6年及9年的短中長期公屋興建計劃。我在很多場合向政府表達過這個訴求,但政府總會推搪沒有土地建公屋。但我不知道為何有土地可以閒置十年,又有土地可以批給博企?

  可能要等2014特首尋求連任時,根據當時民怨沸騰的程度來決定是否「恩賜」下一輪「萬九」公屋,這就是澳門特色的所謂「公屋規劃」,各位等待公屋的澳門市民,祝你好運!







原載於《電報》第9期:http://issuu.com/mtu30action/docs/30news-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