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2 12:19:36 Joshuachang

晨興聖言─長老及負責弟兄的帶領(26)


 長老及負責弟兄的帶領


 第二週 領頭經歷生命


週 六                


綱 目

伍 我們必須有異象,看見神的生命如何能從我們裏面活出來:

一 我們需要領悟並認識神的生命在我們裏面—西三4,羅八10。

二 我們需要神開我們的眼睛,看見我們天然的人,就是我們的人位, 是神生命的攔阻。

三 我們需要看見自己這個人已經釘在十字架上,並且恨惡自己; 我們越看見神、認識神並愛神,就越厭惡自己並否認己—西三3, 加二20,羅六6,伯四二5~6,太十六24,路九23, 十四26。

陸 『我裏面有一個很重的負擔,有一個極深的感覺, 就是今天各地召會最需要的,乃是生命的東西。 我們一切的工作和活動,都該是出於生命的。…若不是出於生命的, 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事奉,就不能持久,也不能有多少分量。 要我們的工作有豐富而持久的果實,我們就必須在生命裏有根底。 我們自己在生命裏摸著主,…惟有這樣, 我們纔能搆得上神在這時代裏所要作的工作。…我們… 只該有一個願望,就是能在主的生命上多有認識,多有經歷, 並且能把所認識所經歷的分給人,叫人也得著。我們作工,… 只該是釋放主的生命,將主的生命分給人,供應人。願主憐憫我們, 開我們的眼睛,給我們看見,神在這世代裏最中心的工作, 就是叫人得著祂的生命,並在祂的生命裏長大成熟。 惟有出於祂這生命的工作,纔能搆上祂永遠的標準,纔能蒙祂悅納。 』(生命的認識,六○至六一頁。)

經 文

西三4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顯現的時候, 你們也要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裏。』

羅六6 『知道我們的舊人已經與祂同釘十字架,使罪的身體失效, 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晨興餧養

神的生命如何能從我們身上活出來呢?首先, 我們每一個得救的人都必須認識,我們有神活的生命, 進到我們裏面。從我們得救的那一天起,祂就進到了我們裏面, 在我們裏面作生命。然而另一面,我們這個人在這生命外面, 把這生命包圍了起來。換句話說,神的生命在我們裏面, 是要從我們裏面出來,但我們這個人攔阻了祂,限制了祂, 以致祂無法出來。

許多聖徒因著沒有認識這個生命的道路, 也沒有認識神住在我們裏面的生命,就作了修行的基督徒, 走了修行的路。…基督徒的實際生活,乃是神從他們裏面活出來。 所以,問題在於這個神聖的生命,如何能從我們裏面打通一條道路, 好從我們裏面活出來。這是我們要執著的,也是我們必須找著的。( 認識生命與召會,六五頁。)

信息選讀

其次,我們需要神開我們的眼睛, 看見我們這個人實在是神生命的攔阻。或許你生性是個很暴躁的人, 或者很溫柔,又或者很急性,或很慢性,不論如何, 總歸你這個人就是神生命的難處。只要你有心,遲早有一天, 神要給你看見,你這個人就是祂生命的難處。換言之, 你若要讓神的生命從你裏面出來,要走生命的道路, 要過基督徒真實的生活,你就需要仰望神有一天開你的眼睛, 給你看見你這人乃是神生命的難處。

〔第三,〕若是神開了你的眼睛,你就會恨惡自己。當你蒙光照時, 你的確會恨自己為甚麼如此。…當你這樣厭煩自己、恨惡自己時, 聖靈就會給你看見,你這個討厭的自己,可恨的自己, 限制神的自己,抵擋神的自己,已經釘在十字架上了。〔羅六6。〕 (認識生命與召會,六五至六六頁。)

我裏面有一個很重的負擔,有一個極深的感覺, 就是今天各地召會最需要的,乃是生命的東西。 我們一切的工作和活動,都該是出於生命的。 不是說我們不該多有工作,多有活動。也許我們的工作和活動, 以後要比今天更多、更厲害。但若不是出於生命的,我們的工作, 我們的事奉,就不能持久,也不能有多少分量。 要我們的工作有豐富而持久的果實,我們就必須在生命裏有根底。 我們自己在生命裏摸著主,也帶領別人在生命裏摸著主。惟有這樣, 我們纔能搆得上神在這時代裏所要作的工作。

我們所有工作的結果,都需要用生命來測量。出於生命的, 在神面前纔算得數。主在馬太七章說,有的人傳道趕鬼, 並不是祂所稱許的。〔22~23。〕使徒在腓立比一章也說, 有人傳福音是出於嫉妒的。〔15。〕這些工作, 無疑都不是出於生命的,乃是出於人的作為的。我們不能, 也不可作這樣的工作。我們要學習活在主的生命裏, 讓主的生命帶著我們作祂的工作。我們不該盼望作甚麼大的工作, 有甚麼工作的成就,只該有一個願望, 就是能在主的生命上多有認識,多有經歷, 並且能把所認識所經歷的分給人,叫人也得著。我們作工, 不該是建設一個工作,也不該是建立一個團體, 只該是釋放主的生命,將主的生命分給人,供應人。願主憐憫我們, 開我們的眼睛,給我們看見,神在這世代裏最中心的工作, 就是叫人得著祂的生命,並在祂的生命裏長大成熟。 惟有出於祂這生命的工作,纔能搆上祂永遠的標準,纔能蒙祂悅納。 (生命的認識,六○至六一頁。)

參讀:認識生命與召會,第五篇;生命的認識,第六篇。



Copyright © 臺灣福音書房.電子報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