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9 01:07:22MR.7

關於阿扁的藝術雜記



「操你媽的,我就是愛陳水扁,怎樣!?」

「陳水扁代表的,是一種政治的藝術。」

「阿扁指涉的,是一種風格。」

「我們無以欣賞他,是因為我們再也無法進入他所創造的氛圍了。」

「那是一種藝術領域上的斷裂,就像許多藝術家前期後期風格的改變。」

 



「最早他裝扮成麥可傑克森宋七力超人的怪胎模樣,就已經註定了他的風格將會拓展到我們常理無法判斷的領域了。」

「一如某些藝術家給人的感覺是色情的,但我們需要藝術的情色。」

「馬英九充其量,不過是陳水扁的模仿者,而且是二流的模仿者,儘管他每次選舉都贏阿扁。」

「藝術成就的高低和選票多寡無關。因為懂藝術的人並不多,尤其在台灣。」

「但阿扁曾經靠著藝術的高度吸引了眾多觀眾。」

「他的藝術手法是將人民的目光從日常生活帶向另一個領域,套形式主義的說法,這是陌生化的藝術技巧。」

「改變的時代。牽手護台灣。台灣之子。機密外交。他每每將我們從平凡的生活帶向另一個氛圍,而且極為成功,這是一種藝術。」

「除此之外,他也將自己陌生化。一個變成聖誕老公公、麥可傑克森的無敵作秀政治人物。令人想起達利,那種把自己藝術化的藝術家。馬英九露奶游泳、胡自強的變裝,也只是繼承這種風格而已。」

 


 

「競選歌曲青年軍、政治人物的工仔附屬產品,這都是阿扁創造出來的風格呢。」

「有什麼比扁帽、扁帽娃娃還賣的產品?有什麼歌比台北新故鄉、春天的花蕊紅?」

「沒有,這就是藝術創作的力量。後來的產品,不是創造,而是模仿。」

 

 

「他的競選照恐怕也是世界級的藝術唷。」

「怎麼說呢?」

「重點在於自然。哪裡自然,他的背景,也就是他的頭家人民,很自然的以霧面的效果融入背景了。他既不會搶阿扁本尊的風采,卻也讓人感覺親民。」

「許多人都想模仿這樣的競選照咧。但是一模仿,就刻意了。」

「啊,全台灣的政治人物都繼承了他的風格,大家都想模仿他。」

「陳水扁被關了,但他的風格還延續著。」

「他連被銬上手銬,那種舉手高聲嘶吼抗議的畫面,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他在牢裡,放風時還揮手對遠方偷拍的媒體打招呼呢。」

「阿扁政治權力衰落時,他仍然不斷的在創造的的政治藝術作品。」

「權力衰敗加上持續不斷的創作,這是政治的歌德式風格:華麗到極致並且轉衰的那一瞬間。」

「阿扁的衰敗在於,他的陌生化技巧用太多了,一切都徒具形式。」

「所以很多人說他是騙子。因為我們都看出了他的技巧。」

「就像歌唱比賽的評審老師說的:太油了。」

「就像許多當代藝術的缺陷一樣:太刻意了。」

「但他媽的我想說:我受夠了中國風格的藝術。」

「軟弱的中國文人政治風格:酸、矯飾、軟趴趴。」

「這種中國文人政治風格不僅長期佔據政壇,也佔據媒體。」

「我不討厭中國風,我愛唱周杰倫的歌曲。」

「哼哼哈兮!」

「但我厭惡同一種風格一直重複。」

「再好聽的歌唱一百遍也爛也爛了。你看,楊宗緯跑去哪了呢?」

「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

「SAY GOODBYE?我可是要戴著扁帽,揮著阿扁的旗子,騎著摩托車衝上高速公路大喊:『阿扁加油!阿扁無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