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3 03:48:05蘋果樹下的橘子
清涼集》是與非
與是非相關的成語與古人説詞有:似是而非、積非成是、三人成虎、是非成敗轉頭空、是非善惡終有報、閒談莫論人非、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等。
初步簡單剖開來解,與道德因素有關;再深入一層,則與小我連接大我,在團體當中身為螺絲釘的思維,有絕大關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話當中包含了多少懂得替人著想、站在他人立場角度宛如自己者思考一樣,裡頭充滿的哲學恐怕不是字面上能解。
該想到的是,即便無法「見賢思齊」(現下整體環境難辨賢與賓),那麼,「見不賢,而自內省」,將周邊一切不好的例子,都化成了我們這條道路上一面反鏡,時刻針砥著我們,那麼久而久之,無須「見賢」或「辨賢」,我們在一舉手一投足一思緒之間,自然而然,也能與賢者齊平,話也能說到自己內心裡,真正修正自己的行為。
現下社會有角色扮演替換與自己不同人生來過過乾癮的行動參予,但最終目的,如能藉此活動認知與了解到與自己不同人生的當事人,有著什麼樣的思緒及立場,自然而然,就不會執著沉迷在貪慾癡的境界當中不可自拔,甚至輕易因小事小物,轉向他人劍拔弩張,鬧得不可一世無法收拾。
當我們以慣於替換角度為他人設想,這帖泉也將宛若歌詠夏日般的予以回報,于濁世當中稍作停頓,為汲汲營營的腳步,暫時稍作停頓,避開這些日日相處的是與非。
自然而然,也能幫助你我,找回那個像樣,或是容易被自己接納的「自己」。
自然而然,也能幫助你我,再重新面對平常你看不順眼、處不來,或在面對有長期歧視他人的對象時,能多一份包容,替代暴戾與衝突的方式處理解決真正的問題。 靜下心來回看或是當下即明白,許多是非與衝突爭端,其實並沒有發生的必要。
「天生我材必有用」,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格特質,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跟必要性。 這些必要性,有時是關鍵、有時是時期變化因應所需,有的時候,每項環節當中,缺一不可。
在雜處於鬧境當中無法暫時脫離情況的當下,不妨靜下心來細細思考,這其中的意義,不會僅止於表面浮華那樣的片面。總有些什麼,是我們能夠追尋跟探究,以及深信的。
人我當中也是。
唯有真正落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當中,有多少當時聖賢就已播下和平的種子在其中,身為炎黃子孫的你我,非但不能空營汲汲的意欲拔除它的根,反而還要更加辛勤的耕耘它、栽種它、維護它才是!
◎荒山果園,2007.07.13。 圖中的樂樂跟盈盈,幾日前已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