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2 17:27:17阿好

【偶像劇調查局】丁丁是個人才:契約戀愛之「老梗攻略」概述

喜歡看韓劇的人,應該都有某種沙發馬鈴薯的特質──因為韓劇實在太愛重複了,同樣的老梗一玩可以玩五年。最近這五年,玩的就是「契約戀愛」這個梗,可說是家家戶戶的必要配備,已經到了氾濫成災、令人髮指的地步;然而喜歡看韓劇的人,卻依然能樂此不疲,每役必與,和愛看天線寶寶(*1)的兒童一般般。

說起在韓流中始終屹立不搖、絕無僅有的大明星,非「浪漫」莫屬:不管是在競爭激烈的職場裡也好(例如《愛上女主播》、《情定大飯店》)、名不見經傳的窮鄉僻壤也好(尹錫浩導演的四季系列:《冬季戀歌》、《藍色生死戀》等),真正的故事通通不是在說飯店、電視台、或是海邊,其實它只說了一件事,就是「愛情」;而不管是超越社經地位的愛情、超越血緣的愛情、超越生死的愛情……也都只是為了說明一件事:就是「浪漫」。在韓劇裡,不存在不浪漫的戲,即便是《大長今》或是《朱蒙》,講的仍然通通是愛情。

「浪漫」的定義,大抵上是指突破現狀的,帶有一種革命情調,因此早期韓劇裡的「浪漫」不外乎是違抗家庭、或是超越血緣的愛等等二十年前的戲碼。當韓國人用收視率終於宣判了悲情戀愛的結束,取而代之的就是同樣具有浪漫精神(*2)的「契約戀愛」。

這股風潮應該是從《巴黎戀人》(SBS2004-06-12首播)和《浪漫滿屋》(KBS2004年7月14日首播)開始,兩者均在2004年夏天首播,不僅締造了不輸給雅典奧運賽事轉播的高收視率,更一掃韓劇的悲情亂倫習氣,將「浪漫愛情」帶到一個新的階段,並且通常是喜劇的。此一轉向不知道是否是在韓劇收視疲軟之際,師法了日本的「趨勢劇」(*3)──其精神就是帶著喜劇調性的錯綜戀愛關係+不符合角色社經地位的時尚外型,反正我們都知道大韓民族愛抄襲的習性是深到骨子裡的。

不過在這波熱潮掀起之前,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

例如沒有受到台灣太多重視的《茱麗葉的男朋友》,曾列名韓國2000年十大戲劇之一,就是百貨公司女總經理與男債權人之間的糾葛,總經理為了表現償還債務的決心,居然跑到債權人家裡來住,一住就住出感情來;也就是說同一個屋簷下真的很重要!

2002年的《開朗少女成功記》,正式出現「幼稚男小開+阿信女幫傭」的組合模式。張赫飾演的任性小開遭到朋友背叛,公司經營權被奪走,淪為只能住屋塔房(*4)的窮人,必須靠張娜拉飾演的幫傭,重新振作,一步一步奪回公司。

2003年締造收視熱潮的《屋塔房小貓》,男女主角藉由一場意外的婚前性行為而相識,後來因為男方躲債,居然賴在女主角承租的樓頂加蓋雅房裡不走了。性行為+同居,著實為韓國保守的社會風氣帶來不少的騷動。

同年的清晨連續劇《1%的可能性》,將白紙黑字的法律觀念,帶進了原本蠻荒而貧瘠的韓劇敘事邏輯裡。董事長阿公將一個平凡的國小老師列為財產繼承人,小開為了拿到遺產,於是與女老師締結愛情契約,契約愛情的基本守則例如不能發展真感情、但在人前一定要親密、日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等等規矩,幾乎都是從這齣戲來的。

話說回來,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契約婚姻,其實是一個日劇早已玩到老的題材了(*5),只不過在性觀念開放的日本,實在不足以製造話題;反倒在韓國,卻很能挑動那根刺激的神經。或許因為這樣,契約戀愛的原型,才會這樣在韓國玩開了,鬧得不可收拾,依然層出不窮、屢見不鮮。
「老梗戰鬥指數」案例分析

從2000年開始,韓劇的戰場悄悄發生了一場量變導致質變的不流血戰爭。在一切講求CQ (Cliché Quotient,老梗指數)的韓劇市場裡,也開始「典範轉移」──舊的模式正在被新的模式所取代,契約愛情喜劇見縫插針,準備好將來一舉蠶食鯨吞亂倫悲劇的戲劇市場;從2000年~2004年之間,契約戀愛劇的老梗,就在這段時期一個個漸次成形,準備全面接班。

以下茲針對幾個案例,做「老梗指數」的個案分析。抽樣的依據為首播收視率及關注度,除了比較具有代表性之外,在研究方法上更具有相當重要的統計意義:刪掉過多的樣本數。

首先,我們先試算6個案例的老梗指數,可得出以下表格:
「老梗戰鬥指數」各參數比較

以浪漫愛情為大宗的韓劇,其基本設定一律可名之為:女孩的冒險故事,因此就像所有的神話一樣,只有沒有家庭傳承資源的主人公,才會踏上探險的路途(不然等著繼承就好了,幹嘛還去冒險)。於是乎契約愛情劇的女主角非貧即孤,大部分為單親家庭,並且欠了一屁股債,可說是一無所有,只能等待有人能與其交換「僅剩的」價值──通常為家管勞務。因此女主角的設定幾乎均為故事裡的弱勢,透過不斷的闖關,漸漸獲得資源。

在老梗攻略上首先會安排的,就是「不打不相識」。正所謂無巧不成書,由於在角色設定上必須欠缺立體感,以符合各種玩家均得以將自身代入的需求,男女主角斷不可能透過平凡的方式認識彼此、也無法依照自己的個性去交往,因此就讓劇情設定帶著眾人的命運一路奔向終點。

故事一開始,通常會出現的畫面是碧海藍天、水清沙幼,為了製造首集收視率而撒下的銀彈攻勢:異國風情的豪華外景;等到時間一久,錢也燒得差不多的時候,所有的劇情又回歸到客廳、餐廳、咖啡廳的三廳片等級,一切拉回棚內,每天的劇情發展就只剩換地方拌嘴嗆聲而已。

處於優勢的男主角通常會提出優厚的條件,如天外飛來一筆一般,為困境中的女主角,帶來不可抗拒的問題解決方案。幼稚的兩人關係雖然惡劣,但為了解決問題,只好勉為其難互相配合;但由於非出於你情我願,因此一定需要白紙黑字寫下約定──不過似乎沒人關心過法律效力的問題,這就是最幼稚的地方。

如果說兩人關係一開始即降到了谷底,那麼要逆向回升也不是困難的事。於是乎被迫朝夕相處的男女主角會開始對對方產生好感──當然,世界上任何兩個人,朝夕相處下來都會有感情;連跟狗相處都會有感情了,何況是人!──於是當初兩人一時幼稚所立下的約,自是不溯及以往,自動失效。

當感情進入順利期時,冒險進度就會緩慢下來,呈現拖戲的局面,於是需要加入幾個參數,以增加遊戲的困難度。「舊情人」參數是連日劇都愛用的口碑參數,對於角色戀愛體質的提升,絕對是一帖天地合補,正所謂「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只要吃得下去,就是你的,並可增強後續的戰鬥信心指數。

而「兄弟鬩牆」參數,則是為了增加遊戲美型度而設計的功能性參數,多半的玩家會直接忽略,因為大家都知道那是來亂的,對遊戲的結果不會起決定性的作用,倒是很適合發展短篇的番外篇,以增加文本的附加價值。

「長輩反對」與「身世之謎」參數為韓劇兩大經典參數,通常會有連帶關係,並交互出現。當這兩個參數出現時,遊戲會有「回到原點」的短暫現象,類似撲克牌遊戲99裡的迴轉或反轉,基本上就是無限延長遊戲時間的一種手法。

儘管玩家一開始就知道身世之謎的謎底,但就是角色本身不會知道。但由於本遊戲的基礎乃在於喜劇的基調,因此這兩個參數並不會造成角色的傷亡或離開等重大轉折,只會造成角色的困擾,進而影響到戰鬥力;本參數通常在玩家快要失去耐性時,就會自動消失,問題迎刃而解,原本困擾得不得了的困擾,突然都變得不是困擾了,而此時遊戲也將進入Happy Ending的尾聲。
契約戀愛社會經濟學分析

韓國人總是很愛老梗的──若我們依據上述的理論,得出這樣的結論,可能就有些小看這些高麗棒子了;這可是一個在短短十年內,就從國家破產中浴火重生的民族,而影視產業,剛好就是為他們賺進大筆外匯、贏得順差的重要項目之一,如果以稍微帶有陰謀論的角度來看,這些老梗之中,或許也隱藏了什麼致勝的線索。

開場氣勢 吸睛重任

拜《巴黎戀人》之賜,我開始了解一齣電視劇的第一集,有多麼重要。同時段有這麼多台一起首播,如果有一齣戲裡有遠渡重洋的外國風光,當然它會成為前面順位的選擇。電視劇的第一集,扮演非常重要的「吸睛」作用,因為只要能成功建立起觀眾的期待以及對主角的關切,接下來的長期抗戰裡要維持住觀眾,就變得相對簡單。所以在觀看韓劇的經驗裡,有許多時候是含淚一邊罵一邊很無奈地看完的,因為已經對人物產生認同了,非得看看結局不可,縱使過程多麼拖戲,也只好跟著一起拖……

華麗美男 吸引主消費群

我甚至覺得那些高高在上的男主角,無論臉蛋、身材、社會地位都那麼優越,以及那些兩個富家兄弟鬩牆的戲碼,說穿了都是一種算計。君不見不論是台灣的F4或是韓國的花美男,能夠引起瘋狂崇拜的,可都是男偶像!原因很簡單,通常消費這些影視產品的,不是少女就是師奶,總之都是女性;而男偶像通常不會引起男性惡感,但女偶像受女生歡迎的例子卻很稀少。在現在這個女性行銷的時代裡,捧紅男偶像才是王道,而女主角最好愈其貌不揚愈好,才方便讓廣大女性同胞有參與感,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不切實際幻想。

不打不相識 後青春期遺物

至於男女主角最常透過爭執而認識,不但可視為編劇黔驢技窮的指標,多少也反映了現代社會忙碌,反而沒什麼正常社交活動的困境。現在的人大概是連好好的聯誼、相親的時間都沒有,出了校園也很難有正常男女交誼的機會,搞得職業男女個個都幼稚成性,還在搞課桌椅劃楚河漢界的遊戲,在戲劇凡事放大的誇張世界裡,更會有人蠢到去立下戀愛契約(在現實中的狀況,比較可能是立婚前契約)。

家庭壓力 長期抗戰之精神糧食

韓國的戲劇是一週播兩集,一集長一小時,因此它的消耗量大約是日劇的兩倍;但播映期間卻只有兩個月,比日劇還少一個月,因此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更持續地抓住觀眾視線,這時非得使些重鹹的手段不可。通常在戲劇的中後段,明明已經接近感情開花結果之時,卻往往會天外飛來一筆身世疑雲,或是家庭反對等等超級老梗。這種時候往往會有一種受騙但只好繼續看下去的無奈感,因為快要出現結局了,而觀眾總是需要一個結局的。台灣習慣的播映方式是一天播一集,因此在同一個出發點上看日劇和韓劇,節奏的快慢真是高下立判。

韓劇和台劇常見的通病,莫過於不顧主角的個性,只盡情發展主角的命運,搞到最後只會出現一些連演員都感到荒謬的光怪陸離劇情。但是看看有良心有氣魄的日本人,那麼短小精幹的十集劇,有多好看多俐落,但是版權費有賣贏韓劇嗎?收視率有拼過韓劇嗎?電視圈大概是所有影視類型裡最現實的,而台灣電視圈更是電視圈當中最市儈的;於是,我們的節目表裏,永遠塞滿著韓劇,反正台灣人被當成兒童,大家也還是像看天線寶寶一樣,一直開心的很。
【請聽我道來小註釋】----------------------------------------------------------

1. 《天線寶寶》為英國BBC電視台所製播的幼教節目,其劇情千篇一律,人物每次亮相必定使用娃娃音重新自我介紹(我是拉拉、我是丁丁等等),並且不停重複同樣的台詞(你好、大家好、再見、我是丁丁)。心智成熟者多半斥之為鬼打牆,唯有兒童與用藥者方能看得津津有味,並且持續收看。

2. 契約戀愛的最後結局往往是男女雙方形同「撕毀契約」,不顧契約上種種斬雞頭的「詛咒」、禁令與規範,還是一定要在一起,實在是非常具有革命情懷,俗話說的好:「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因此當然十分浪漫。

3. 日本的趨勢劇 (Trendy Drama),指的是能夠反應當時日本社會趨勢的時尚戲劇類型,也就是台灣這裡所叫的「偶像劇」。曾有論者主張此兩者之間並不相同,但是我聽不懂,所以就姑且當成是同一件事好啦。

4. 屋塔房是指樓頂加蓋的屋子,也是韓國的貧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只要連續劇裡有窮人,必定得住到屋塔房裡(在韓國,不好的老師是帶你住屋塔房,而不是套房);常常搭配一起出現的還有剝大蒜及送報紙。

5. 印象中有一部《說謊的婚姻》,是南果步與吉田榮作主演的,其中南果步還是有兩個拖油瓶的單親媽媽。這套劇都已經是1993年的陳年往事了說。
何小V 2010-04-08 19:39:05

雖然好像瞧不起韓劇, 但也是得看完才能羊羊灑灑的寫那麼多....我可以說這也是韓劇的成功嗎? 撲~

就像我們台灣鄉土劇一樣, 不缺有一群觀眾是把其當作笑劇來放鬆心情的, 畢竟看戲就是要看跟自己生活不一樣的~不然看來幹嘛呢?

老梗鐵定也是會出現在日劇或是全世界各種劇上面~我也有看過優質製作的韓劇, 也看過可笑的日劇...我想以一概全多少有點....

自己看得爽比較重要~通俗劇就是要通俗著看~不是每人每天都想看大師之作~祝大家觀賞愉快囉~^^

版主回應
其實我沒有瞧不起韓劇、也沒有瞧不起韓劇觀眾,畢竟我就是重度使用者啊嗚嗚嗚~
韓劇很成功的!至少在商業上,甚至是比日劇更成功的呢。
我其實也跟你一樣,看過優質韓劇和可笑日劇,
可是韓劇真的公式化好明顯!
想說若是不來歸納整理一下,實在太對不起浪費在韓劇上的青春時光了~
2010-04-19 19:05:49
aho 2007-08-29 21:21:39

哈哈!對耶,男生露點這件事,從亂倫悲劇時代就很愛用,
那有點像女生被侵犯就一定要去沖澡一樣,老梗指數破表~

我覺得咖啡加了很多寫意的空鏡頭
(在劇情進展或說明上沒幫助,像MV一樣搞氣氛的)
美則美矣,可是好像在拖時間,尷尬。
金三順其實我最欣賞的,是男主角在和舊情人分手的地方,處理的不錯。
還是對韓劇老梗很沒輒,不知道會玩到何時。

RYAN 2007-08-29 00:00:09

再補充一個老梗
就是
男主角在首集都要露點洗澡

浪漫滿屋
金三順
咖啡王子一號店

都是這樣。

真的被咖啡這部打敗。
整個設定根本就是跟金三順、浪漫滿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