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映彤
轉貼文章
挑「好」的說…家和萬事興 文/高希均
每天排山倒海而來的負面新聞,從政經、兩岸、社會到體育、健保,使民眾看累了,聽膩了、心煩了。
進入廿一世紀的另一個十年,讓我們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快樂的家庭、一個和諧的社會、一個進步的國家、一個永續發展的大環境。
走向這個偉大願景的一小步,容我建議:先從大家「挑好的說」開始。用於家庭,家會快樂;用於社會,社會會和諧。限於篇幅,祇討論對公共政策的批判。
‧對公共政策的優劣,做出符合比例的批評,是天經地義的。
‧謾罵是「自我感覺」好,於事無補。
‧「無所不罵」則凸顯自己的作秀與無知。
‧評論時政宜有同理心與體諒心,如陳長文與張作錦二位近來所呼籲的。
‧在台灣,責罵官員,完全不要有勇氣,只要有脾氣;稱讚官員卻需要道德勇氣。
一年半以來的馬政府到底做「錯」了什麼?我認為很少;政策推動上,做了「慢」的倒很多。平心靜氣地來探討新流感疫苗、ECFA、美國牛這些公共議題時,這些都是做了「對的決定」,但是為什麼反被認為是「做錯了事」?這就是「專挑壞的說」的效應。就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來說,面對「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區的生效,政府只要對可能受影響的產業,採取適當措施,台灣就要趕快簽訂。
少數反對者不斷誇大以及專挑負面影響,而政府溝通力又不足時,就產生了政策的延誤,使全民整體利益受到損失。《遠見》雜誌十二月中的民調顯示:百分之五十四的民意認為簽訂ECFA對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只有百分之十九認為不重要。
當「對的決定」宣佈後,政府一碰到少數反對,或遲疑、或收回,或道歉,好像變成「做錯了事」。這種一再出現的場景,起初是展現了風度,以後則是損傷了魄力。這種退讓是多數支持者對馬政府失望的根本原因。
當輿論發揮報憂不報喜的功能時,西方社會也常會出現另一種聲音:請媒體告訴我們:「政府做『對』了什麼?」
台灣的廿五縣市與中央部會當然也做了很多很多值得報導與令民眾興奮的事。可惜「好事出不了門」,使大多數的民眾日日夜夜被所報導的灰暗面所籠罩。
讓我們做三個月實驗:挑「好」的說。使用八十/二十原則:八成講「好」,二成講「不好」。
‧孩子數學成績從廿分升到四十分時,稱讚這是「一倍的進步」,不是「還不及格」。
‧鼓勵失業的丈夫:「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對遲暮的女子說:「妳一直有這樣動人的氣質。」
‧對蔡主席說:「加油,走理性的路。」
‧對馬總統說:「你放心,民調祇剩下一個可能:升!」
胡志強有本書名《幽默一定強》(不是「志強一定強」),高希均有本書名《閱讀救自己》(不是「自己救閱讀」),馬英九有本書名《沉默的魄力》(不是「魄力的沉默」)。
星雲大師一直在提倡「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這樣做「三好」,一定有「好」報。這「報」也指報紙。
大家來實驗三個月:挑「好」的說。我猜想:股市會上升、微笑會增加、「家和萬事興」的曙光也會出現。
【2010/01/04 聯合報】
讀文。
非常正面的提醒
挑好的說。
嗯...身體力行
微霜我也挑好的做
重新接受一份舊友誼
朋友快樂,我也快樂。
我們一個人影響周邊一群人
善的循環,世界更美好
2010映彤也要更快樂。
足以影響他人,甚至超越時空的其他個體...
霜霜,我很希望妳來四季活水讀書會看看,
並歡迎妳的加入哦~~
日安~祝假日愉快~~^^ 2010-01-10 08: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