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2 00:01:35owl

win國文講義313~314

*疵ㄘ蒙謬累:比喻文章多缺點。六部成語註解˙禮部:「蒙謬累:者,毛病;蒙者,糊塗;謬者,乖謬;累者,拉累不清,皆文章之壞所也。」

 

大醇小疵:大體完美而略有小缺點。唐˙韓愈˙讀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與楊大醇而小。」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不知詩病,何由能詩,不觀詩法,何由知病。名家者各有一病,大醇小差可耳。」

 

乾巴疵ㄘ咧ㄌㄧㄝ:粗糙、乾燥。如:「冬天皮膚變得乾巴咧的,很難受。」

 

索垢尋疵:無事生非,故意找碴。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品竹調絲,被咱家說破他行止,因此上索垢尋,他道俺哥哥公門蹤跡何曾至,平空的揣與這個罪名兒。」

 

佯ㄧㄤˊ:副詞,假裝、偽裝。如:「笑」、「作不知」。紅樓夢˙第五十七回:「寶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鵑回去,故又或作狂之態。」

 

烊ㄧㄤˊ:動詞,1,鎔化金屬。同「煬」。如:「銅」﹑「鐵」。老殘遊記˙第十六回:「半霎工夫,墨盒裡冒白氣,下半邊已了。」

2動詞,商店晚上休息,停止營業稱為「打」。

 

寒暄:見面時彼此問候起居或泛談氣候寒暖之類的應酬話。儒林外史˙第十回:「彼此謙讓坐下,寒暄已畢,擺上兩席酒來。」亦作「寒溫」﹑「暄涼」。

 

*暄:動詞,如「寒」。

  形容詞,1,溫暖的。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天氣暄熱,我來這裡歇涼。」2,北平方言。指鬆軟、不實的。如:「這饅頭很,蠻好吃的!」

 

渲ㄒㄩㄢˋ:名詞,國畫的一種畫法。畫家塗上墨或顏料後,再用水淋擦,使顏色濃淡適宜。

 

*姍姍ㄕㄢ來遲:形容女子遲步緩來的樣子。典出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武帝李夫人既死,使方士召其魂,恍若有見。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後也用以形容人不依時赴會,害人苦等。如:「工作人員苦候了三小時,張大牌才到,而他還不知道自己姍姍來遲呢!」或作「珊珊來遲」。

 

*朔ㄕㄨㄛˋ風:北風的風。

 

*撲朔迷離:撲朔,雄兔腳毛蓬松。迷離,雌兔眼睛瞇縫。撲朔迷離指兔子奔跑時很難辨別雌雄。語本樂府詩集˙卷二十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後用來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明瞭真相。亦作「迷離撲朔」。

 

*溯ㄙㄨˋ:動詞,1,逆流而上。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二:「方舟大江,日暮愁我心。」晉書˙卷一一三˙苻堅載記上:「晉將毛武生救魏興,遣前鋒督護趙福﹑將軍袁虞等將水軍一萬,江而上。」2,往上或往前推求、回想。如:「推本源」﹑「不既往」﹑「追往事」。

 

肉燥ㄙㄠˋ:將五花肉、蔥、香菇等切碎拌炒後,加入醬油燉煮的食物。多用來拌入麵飯中食用。

 

殺雞儆猴:比喻懲罰一個人以警告另一個的人。如:「老師嚴厲處罰帶頭吵鬧的學生,終於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儆ㄐㄧㄥˇ:動詞,1,戒備。通「警」。如:「備」。唐˙劉禹錫˙舟:「困而後,斯弗及已。」2,警告﹑懲戒。通「警」。如:「殺一百」、「殺雞猴」。孔子家語˙卷一˙五儀解:「故天災地妖所以人主也。」

 

不脛而走:脛,小腿。不脛而走指不用腿也能去,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是以不脛而走,傳遍天下。」亦作「無脛而行」。

 

大相逕庭:兩者截然不同,相去甚遠。清˙厲鴞˙江西詩社宗派圖錄跋:「後人舍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