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7 10:15:44水月

誰沒跟的士司機幹過架?


    剛過去的重陽節假期,澳門可是熱鬧非常,旅客如鯽。忙着接送來自遠方的朋友的當兒,接到一個抱打不平的訊息:我們的朋友被的士(出租車)司機罵了,連他的女兒也被嚇到哭了!你說,怎麼辦?

    作為澳門人,第一個反應竟是“在澳門,誰沒有跟的士司機幹過架?”,接着,“澳門人真沒面子!”便是我第二個反應。朋友來自北京,是文質彬彬的學者,平易近人,也曾在本地住過一段不短的時間。甫見面,自然要關心一下朋友是否仍在生氣,好讓我代澳門賠個不是。朋友說:沒事,都過去了。

    朋友沒讓我代為興師問罪,我也樂得此事平息,但其實心裡還是有一點介意的。平常在新聞看到諸如此類的司機罵客、坑客的事不少,網絡上的帖文更多。回想起來,的士司機不是現在才變成這樣子的,至少在二十多年前我便第一次與司機吵過架。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是司機行業的寫照。除了壞的,好的司機也遇過不少。久而久之,發現司機都屬於成天在車上憋悶了、在道路上擠得煩躁異常的人。跟他們聊聊社會百態,是最有效的情緒調和劑。有時候司機也會反過來主動與我有的沒的拉家常。易地而處,平常和善的人開車時也會發小脾氣,罵一聲娘,也就可理解司機的粗暴了。

    然而,的士是服務行業,面向廣大群眾,所以像其他服務業一樣,無論如何,罵客人甚至打起架來是不應該的。即便是辦公室職員,在工作中也不能亂發脾氣,是必須的守則。如今的士司機養成只願接“大生意”,拒載小市民,不顧行業操守的行為不可取,可的士司機又會告訴你:開工為了多賺錢,有錯嗎?沒錯,但應有的敬業態度還是得有。前不久,分別有兩位司機在我上車之時,忙不迭地告訴我:順路我才載你一程,剛剛準備去嘆茶。彷彿皇恩浩蕩,小女子該叩頭謝恩。不過已較之載着我向空氣罵粗話來宣洩不滿的好多了。

    朋友回到北京在網上揭了澳門的不是,我反覆思量,記下一筆,恨鐵不成鋼是也!


(原載澳門日報 2017.11.11)

上一篇:欲語還休

下一篇:餵 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