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5 12:08:29水月

有多少眼淚,就有多少悲歡


    有多少眼淚,就有多少悲歡。

    情感與眼淚如風雨,起風了,雨將降。突然覺得,悲歡離合,恰恰是情和淚的關係。離者悲、合者歡。

    多年以前,有一套日劇名作《一公升眼淚》,由此引起一生能有多少眼淚的話題。據說生物學研究所得,百歲之人,大約可有五十公升,平均一歲零點五公升。讓眼淚量化,變成一組數字,那麼,傷心淚有幾行,歡喜淚有幾升,能有答案嗎?

    再沒數學頭腦的人,在現今的社會生活,對一公升的容量不會陌生。一公升的瓶裝飲品有很多。那天在超級市場看到許多一公升飲品,在貨架上排列整齊,不期然想到,五十公升眼淚就這麼個樣兒。把眼淚都留下,盛滿一個又一個的空瓶,賣給淚乾了的你。

    沒嘗過眼淚味道的人,要麼是淚腺出了問題,要麼是頭腦出了問題。無悲、無喜,方可無情、無淚,世上有這種人嗎?大抵不會有。即便凡人創造的神仙,也有慈悲淚。仙凡間的距離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可以想像,神仙一滴淚,凡人淚千行!

    眼淚不懂悲歡,悲歡卻能生淚。

    從一些佛經講解中看到“由喜生淚”這個說法,似乎是悟佛的其中一個境界。那麼,喜極而泣,是否凡人才有的激動之情?我懂得,眼眶困不住,大笑擠出的眼淚,只是,不曾想明白,喜,達到哪個程度,方為極,才算滿了,才能成淚。

    至於由悲而生的眼淚,詩人賀綾聲這樣詠嘆:

    八月,我們的悲哀/淚水應該可以抵抗遺忘(《2017暑假最後一天的詠嘆調》),詩人傷懷的,是8.23“天鴿”風災。

    用淚水抵抗遺忘,悲哀都留給銘記。曹雪芹的林黛玉,是絳珠仙子為了報答神瑛侍者寶玉澆以甘露,才隨他下凡還淚來的。以前覺得這是悲情,現在想來,絳珠草當時的決定,也許是歡喜,喜的是有幸下世陪伴侍者。甘露讓她修得仙身,仙子的淚,即如甘露,可以償還三生石畔的恩情。

    人生的悲歡,瞬間逆轉。沒人知道下一滴淚,是喜是悲;又或者何時,悲歡將盡。



(原載澳門日報)  2017.9.16    水    月

上一篇:神 話

下一篇:記得我們還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