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9 10:08:20水月

風災後的小民心聲


    8.23風災過後,澳門人所急的是,讓生活回復正常,所以,警察、消防員、居民義工、解放軍合力清理街道,讓人倍感溫暖。

    從媽閣到青洲,內港一帶水淹成河,離島很多地方遭殃。街道成了澤國,建築物的地庫不幸沒頂。至今遇難者十人,傷者二百多人。颱風“天鴿”在澳門人措手不及之下,橫掃了許多人的家、商業、旅遊等建築。全城三分之二的樹木或連根拔起,或折斷倒下。第二天乘巴士上班——滿目瘡痍——是我腦海中唯一想到的字眼。

    大多數居民都在街上排隊擔水回家,甚至消防喉都被打開取水。誰能說這是對是錯!然後天上掉下很多錢,突然間大家都無言以對。心裡邊感恩有政府有企業有銀行支援應急的資金,然悲哀的感覺又那麼強烈。要是提前一天發出警報;要是基建、能源、水源、防洪等社會建設做得更好;要是危機應急方案早已備妥;要是這些那些甚麼都齊備;這一場風,會不會沒把澳門人掃得那麼痛心疾首?這些,都不會有答案。

    “天鴿”是超級颱風。就連在澳門住了幾十年的居民,都沒有印象曾經目睹過颱風中如此慘痛的災情。海水倒灌至水淹大家都有深刻的回憶,但死傷者那麼多沒有人經歷過。不少窗戶都被風吹走了,玻璃幕牆這種現代設計抗風力弱,破碎了一地。執筆這天,另一颱風“帕卡”在窗外呼嘯,全城的人同心期盼的,是它不要太強。幸而,它的風力雖然也能讓樓宇搖動,卻沒有“天鴿”狂暴肆虐的態勢。

    “天鴿”風力減退消散後,沒電沒水的傍晚寧靜得如夢似幻。居民坐在塌樹的枝幹上乘涼,人們站在街上上網,巴士站坐着幾個聊天的人,時光彷彿倒流,穿越到兒時悶熱的夏天,居民搬出小櫈子,搖着蒲扇坐在街上談天的景象。

    記憶中,1989年也有過一次颱風水淹。那一年,在十月初五街旁的家也淹水。然後分別在九十年代和千禧年代,澳門都有過類似的風災。這幾天看災後報道忍不住眼淚,新聞視頻中的海味舖老闆泣不成聲。一而再的打擊,不是免息貸款可以撫平的悲痛!



(原載澳門日報)  2017.9.2    水    月

上一篇:行騙小兒科之是我啊

下一篇:神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