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6 12:40:34水月

半個順德人


    我經常打趣說自己是混血兒——順德加新會是也!

    母親祖籍順德,父親新會。但要是與人攀親戚認同鄉,恐怕沒機會。皆因父母都是地道澳門人,與他們的故鄉沒有牽連,到了我這一代,更不可能對祖輩的故鄉產生任何可以思念的情分。

    這次澳門筆會組織中山、順德兩天遊,讓我這半個順德人再一次踏足故鄉的土地,同時認識了香雲紗。香雲紗作為上等的衣料,輕薄涼快,做工細緻。到如今,染整工序仍是人手製作。這種先用薯莨的紅色汁液浸泡,再塗上一層含礦物質的河塘泥,清洗後需在烈日下曝曬,顏色方完全沉澱的紗綢染整技藝,已載入非物質遺產名錄,由國家級傳承人、八十二歲的梁珠先生給我們介紹,倍感傳承不易。

    聞說香雲紗原本叫響雲紗,因穿上它走動會沙沙作響,煞是有趣。這種黑裡透棕的輕綢,在我印象中是奶奶衣着打扮的全部形象,她好像沒有穿過其他。或者那時候人工便宜,這種衣料是普通市民可以負擔得起的,所以奶奶也穿它。又或者只是我一廂情願將它投射到奶奶身上,那時,她所穿的只是看起來像實則不是的布衣。雖然據服裝歷史的記載,香雲紗曾是漁民的常服衣料,但現在一件香雲紗衣服卻動輒上千元甚至幾千元,令人咋舌。時間可以使本來平常的東西變成稀罕物。

    說到時間,這次除了嘗到順德美味的同時,在中山回味了闊別多年的荔枝紅茶。第一次品到荔枝紅茶,是三十年前的事,記不清是在石岐還是哪兒,但味蕾把它獨特的清香記下了,以致這一次的相逢,恨沒有時間買一些回來慢慢享受。倒是買了蛋散、磞沙和南乳花生。這幾款大良出品,勾起兒時回憶。澳門曾經也是這些小吃的產地,時移世易,現在首屈一指的手信級特產只剩下杏仁餅和蛋卷。想當年,豬油糕也是澳門的名產,與大良的沒兩樣。澳門人與順德的淵源,在這些餅食中可見端倪。

    回程中,我的想像穿越了時空,假如能與母親同遊,吃雙皮奶,品荔枝茶,才可把自己叫作半個順德人吧。


(原載澳門日報)  水月201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