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4 12:25:04徐小傑

柳丁與胡蘿蔔素血症的關係



  感謝telsa小姐的提醒,指出〈柳丁宣達團成立〉(2004/11/27)小文章的若干錯誤,該文部分段落提及「……芒果、木瓜這類水果吃多了可能會臉黃黃,但是柳丁並不會。據查證,吃了富含β胡蘿蔔素的水果會臉黃的原因,來自於『胡蘿蔔素血症』──指血液中的胡蘿蔔素含量過高,沈積在皮膚使其明顯變黃,通常在角質層厚的部位,手掌和腳掌或是其他皮下脂肪層、皮脂腺多的地方會比較明顯。不過,柳丁富含的抗氧化物質是維他命C(維他命C、E和β胡蘿蔔素同為抗氧化維生素),不會產生臉黃作用……」其中,柳丁和胡蘿蔔素血症關係甚微的說法是錯誤的。

  根據進一步查證,正確的觀念應該是:雖然柳丁富含維他命C,但是它和胡蘿蔔、南瓜、辣椒、玉米、甘藷、金針、枸杞、木瓜、橘子、柿子、芒果、西瓜、枇杷、楊桃等其他紅、黃色蔬果一樣,都富含胡蘿蔔素。若是異常地大量食用這些蔬果,容易將血液中過量的胡蘿蔔素沈積在角質層較厚的皮膚部位,使其明顯發黃。因而,適量食用這些紅、黃色蔬果有益健康,但是過量攝取卻會遭致反效果。有趣的是,所謂的「過量攝取」,竟是繁忙的現代人容易碰上的窘境──原來,我們食用水果的方式竟然也是高度理性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淪為其犧牲品!

  現代人得益於技術與分工之便,很容易在家裡現榨或者外購一瓶瓶的水果原汁,然後暢快飲用。但是,便宜行事的後果卻不見得對人體有益,比如我們總認為帶有顆粒的果汁儼然是鮮純的保證,可是除去果肉裡的纖維質,一顆水果對人體的貢獻少了大半;冷藏技術確保與水果分離的果汁保鮮,可是止不住若干養分的快速流失;我們可以使用科學技術精確測量各類水果富含的不同養份,但是營養學知識的欠缺,經常導致過量攝取的窘境;正因為水果可以等同於各種養分的組合,對於那些不常吃水果的人們來說,各式各樣的維他命丸於是成為水果的有效替代品。瞧,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等這類麥當勞化的原則也在支配著我們對於水果的理解與使用方式,同時也產出了「理性中的不理性」後果。

  人類食用水果的歷史應該和人類歷史一樣長遠,現代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水果?如果某個未來,當水果全都以「汁液」來呈現,或者可以濃縮精製成維他命水果丸,等同於維他命C、E和β胡蘿蔔素等養份的換算,那麼,水果還會是水果嗎?或者在未來,我們對水果的理解就是精緻玻璃瓶裡裝著的多彩果汁,頂多瓶上貼有鮮豔的水果圖案,附加說明這是蘋果、橘子、柳丁、木瓜……就像現代小朋友對於「雞」的概念和印象,只及於速食店和賣場裡的雞腿和雞塊而已。當理性化推展到了極緻,有什麼不可能?

  再次感謝telsa小姐的指正,修改了我過去的觀念。倘使各位朋友曾經因為前文錯誤的訊息而有「柳丁多吃不礙事」的觀念,煩請改正一下,請適量攝取,千萬別大量坑殺柳丁,同時害得自己臉黃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