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6 14:05:22我的心是一把小提琴

三鷹之森與宮崎駿 風立ちぬ (2)



我一直認為宮崎駿是個對航空、飛行和天空抱持高度幻想
與嚮往的人,個人喜歡的幾部都是類似有"飛行夢"的作品:
天空之城就不用多說了,開飛機的紅豬,連小魔女kiki的
成長之路,都有個小男孩"蜻蜓"想飛的插曲。
  
但是過去的幾個作品是用童話、科幻、戰爭來包裝幻想,
這次作品很質樸,儘管有著看似天馬行空的夢境,
本質上是散發著時代的背景和歷史交織的煙塵,
我真的覺得這個關於製造戰鬥機的飛行夢,
就像是宮崎駿一生的私小說。

 

     
接下來,我想說說去過三鷹吉卜力之後,看這部電影的感想。







吉卜力美術館室內部份禁止拍照,覺得很可惜沒有辦法用照片佐證,
但是,我認為那裡是一個真正用小孩的高度和眼光來看世界的地方。

入場券是一小張正片,在館內可以做互動遊戲,
甚至有些設施你必須回到一個5歲孩子的視線高度
才能一窺究竟。



進場後可以在"土星座"劇場看一段小短片,
大概不超過10分鐘吧,我那天看的短片
完全沒有對白,但是劇情流暢、生動天真,
加上音樂豐富,全場歡樂笑聲不輟。
大概一開演沒多久,哭點很低的我就開始忍不住了--
在吉卜力美術館裡,純真是一種很美好的感應,
我很羨慕,也很感動。

那些手稿、館內壁畫的色彩,就是我印象中的宮崎駿,
細膩、忽遠忽近、既有層次又不失瑰麗、清雅又帶著立體感......
常常看著看著有一種懷疑,這是視覺曾經見過的色彩嗎?或者是
你我也曾經在內心裡想像出來的顏色?

在這次的動畫"風立ちぬ"裡,依舊流露著這樣的déjà vu,
和一種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是科技沒有辦法取代的親切感。

劇情裡有些安排和宮崎駿的成長背景關聯真的很密切,
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但扣除掉和宮崎駿相關的部份,對我來說,這次的作品
有些設定真的完全敲進我的心坎。

比方:托瑪斯 曼的巨著--魔山。
我是村上春樹迷,也因為太迷"挪威的森林"緣故
大學的時候,發狠把魔山讀過,只為了
把兩本書關於療養院的場景做比較。

這次關於製造戰鬥機的歷史背景,
竟然也可以融入這本書,(幸好我完全沒有先看任何
預告或是劇情),在電影院裡我差點沒有從椅子上彈起來。

另外,大概是我中魔女宅急便的毒太深,
總認為松任谷由實(=荒井由實)就是要來配宮崎駿,
片尾上字幕時配上她的歌,久違的熟悉感馬上油然而生!

電影裡的時代背景,也喚醒了我的家族記憶:
外公在戰時曾經被日本人派到南洋的某個小島工作,
當時同村一起前往的男丁,很多都病死在島上。
但外公靠著在熱帶小島上自己種菜、養雞,最後終於活著
回來見到母親、妻子和離家時剛出生女兒,連當時未領到的
軍餉與儲金也一直到年老時,才終於獲得日方補償。

宮崎駿在風起裡描繪的是他的成長時代,
讓我不禁想起前年平靜過世的外公~~
就像所有大時代裡的平凡人,他逆來順受,
對於在南洋吃的苦,沒有怨言;對於上天
讓他活下來的恩寵始終懷著感恩和滿足。


後記:宮崎駿宣布退休的消息並沒有讓我感覺遺憾或震撼,
對我來說,這樣的結果就像是沒有了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
如同李國修與京戲啟示錄的密不可分,
但最終還是要畫下屬於某個時代的句點。

藝術成就的道別很困難,但人生的謝幕更是無力可違。

因此,我反而覺得宮崎駿和他的飛行夢是幸運的,
因為他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畫筆、自己的觀察,
在風起之時,在還未凋零之時,真誠說自己的故事。

Le vent se lève! 
Il faut tenter de vivre! -- Paul  Valé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