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阿姨
與爸媽去看「不老騎士」那天,在路上遇到了已二十多年不曾見面的「賣菜阿姨」。
賣菜阿姨是媽媽少女時期在成衣廠工作時認識的好姐妹,二人分別從成衣廠離職後就沒有了聯絡。據媽媽說她是在婚後某年偶然在劍潭市場與阿姨重逢的,當時阿姨在劍潭市場的角落租了個攤位賣菜,媽媽則不知為何剛好跑去劍潭市場買東西,二人極有緣份地在異鄉相遇了,於是友情線路自那時起又牽在一塊了。不久之後,劍潭市場因故逐步走向沒落,阿姨決定搬到我家附近的後港市場旁租攤位繼續賣菜,這一搬遷讓媽媽與阿姨更方便互通有無了,二人的關係也日日親密了起來。又由於阿姨的女兒年紀與我差不多,所以自小就愛陪媽媽上市場的我自然也與阿姨一家熟稔了起來,我總是叫阿姨為「賣菜阿姨」。
只是,相互間的友好關係怎麼後來會轉淡呢?很大的原因是倒會問題,再是媽媽覺得阿姨不老實,說是阿姨賣的菜有時偷斤減兩有時不新鮮,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媽媽對於阿姨一再糟蹋她自己的人生感到很絕望。阿姨沒結婚,但與媽媽重逢時已有二個孩子,媽媽沒多問而阿姨也沒提她與二個孩子爸爸的事,媽媽私心以為阿姨有決心就此靠著賣菜過正常的生活,誰料市場不斷有緋聞傳出來,先是聽說阿姨與賣水果的已婚男子在一起,後來又傳說阿姨換被麵攤的老先生包養,麵攤老夫妻既老實又與大家都熟識,阿姨這一攪局,只有換來眾人的指責與不諒解。媽媽一向不想管阿姨的私生活,但對於阿姨介入麵攤老夫妻一事,媽媽再難保持沉默,媽媽私下找阿姨談,想以好友與同為女人的立場說服阿姨放過老實善良的麵攤老先生與老太太,可惜這種事從不是外人眼見的那麼單純,阿姨有她的理由與難處吧,結局是媽媽與阿姨不歡而散,而且,媽媽從此不願再與阿姨有所牽連,媽媽說阿姨既然總是要這樣過她的人生,就去吧!
我不確定當時自己幾歲,但很肯定我的道德觀與媽媽站在同一邊,對於阿姨的風風雨雨,我甚至猜測過阿姨的二個孩子要怎麼面對親友的睥睨呢?現在想想,媽媽在這方面的自以為正義與熱心,恐怕是完全遺傳給我了,所以我那時起就與媽媽一樣堅定地不再多與阿姨寒暄互動,去市場時也多刻意地不經過阿姨的攤位。如此的情淡疏遠關係,一眨眼過了好多年,也不知道阿姨是何時離開了市場。
那日在街上的偶遇很意外,我幾乎認不出阿姨了,阿姨變得好老,自己一人站在街邊等公車,她的身子駝了且走路一拐一拐的,行動很不方便。當我提醒媽媽「那個人好像是賣菜阿姨」時,媽媽楞了幾秒才確定應該是。我於是叫了聲「阿姨」,阿姨一時認不出我,待看到一旁的媽媽時,阿姨才有了反應。媽媽問了阿姨這幾年如何?阿姨說她目前與女兒住在一起,兒子在外地工作,女兒不想結婚,兒子則尚未結婚,還說身體毛病漸多最近很不好受。阿姨問我多大了,媽媽代答已四十好幾且孩子要考大學了,阿姨笑著說太久沒見到我所以一時認不出來,接著又說我與小時候並無多大差異,沒想到我的孩子竟已大到要考大學了。媽媽與阿姨簡短交談後就相互告別,完全沒留下日後如何聯絡或有空來我家走走等的資訊或線索。
雖然知道多數類似故事的結局都是這樣,心中還是無限感慨!從正當青春到年華老去,阿姨不斷在尋覓一處可以安心棲身之所,但最終與之相守的依然只有女兒。這是命中注定?還是性格使然?我不知道最初的故事怎麼起頭的,只知之後阿姨總是選擇常人不會想走的路去走,那是一條既叛逆又明知不會有結局的路,阿姨卻一再踏上,不知一路會不會感到孤單?我不確定媽媽在阿姨的生命中算不算是重要的朋友,但我知道當年媽媽是以一種放棄了的心情說出「阿姨既然總是要這樣過她的人生,就去吧」的話。
人生的路,誰能論對錯?就是選擇的不同吧!
人生....有時候能看到的實在有限
每個人寫的故事不同...願能不悔
所以也不用太訝異昨日有人29年未見的同學了
時光飛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