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4 02:00:38tacocity
我才是真的
以前曾在報章雜誌看過經營有成的老字號店鋪,當一分為二後,每一分店都會立上大型看板,各自表態自己才是老店的唯一承傳,於是兄弟鬩牆,師徒成仇比比皆是。
我的書坊開在文化中心商圈已有七年了,這期間雖看盡附近店家的起落興衰,但是類似雜誌報導的「創始老店之爭」倒是第一次看到,開戰的兩家店就在短短不到二十公尺的巷內,戰場相近,戰火自是猛烈,幾近短兵相接,肉搏交戰。
很不幸,書坊就在同一條巷內,書坊緊鄰的左邊鄰居是舊店鋪的中央廚房,右邊第五家鄰居是舊老闆回來開的新店鋪。更不幸的是,這兩家店的員工都是我書坊的客人,都會自動來書坊報告戰況,讓超愛和平的我,立即陷於兩難,袒護這一邊一定會得罪另一邊,於是聰明的我選擇閉上嘴,只笑笑的聽,絕不附和、不添個人喜惡與是非道德評斷。
這場戰火是這樣開始的。
今年元月的某一天,書坊的隔壁是xx啥鍋的中央廚房,突然請人在裡裡外外安裝攝影機。騎樓的那架機子鏡頭雖不是向著我的書坊,不過因為是紅外線感應,只要有貓、狗或任何人經過,騎樓就會出現強光照明。每晚入夜到十一點半打烊之前,我常會被突來的強光驚嚇,每亮一次光,我就會被制約式的抬頭向外探望,深怕真的有惡人闖入隔壁,更怕惡人闖進我的書坊。
如此約莫過了半個月,我實在受不了了,提起勇氣問廚師:「為什麼突然要裝攝影機?是響應社區的守望相助嗎?」
「新老闆哪可能那麼熱心公益啊,還不是因為舊老闆要回來巷子內重振旗鼓,現在的新老闆防小人似的,怕舊老闆會半夜來砸廚房搞破壞……」
論起這「xx啥鍋」,在高雄市餐飲界小有名氣,在文化中心商圈更是人人知悉的一家饒富地方風味的餐館。七年多以前,舊老闆在巷子內租起十多坪的小店面,賣起北方口味小吃,店面雖小,但是老闆個性豪氣干雲,待人和氣,於是在大家口耳相傳,加上經營者一家人同心協力、認真經營。竟然在短短三年不到,由成立之初的簡陋小食館,遷移到租金一個月十數萬的黃金路段上擴大營業,隨後不到一年又到各百貨公司餐飲樓層開設分店。
或許是擴充的腳步太快,也或許是不善經營管理之道。一場突來的九二一大地震,摧毀了台灣的經濟,也震垮了老闆的事業樓台,於是積欠貨款,也積欠員工薪水……最後不得不以上千萬權利金轉手讓人。據大廚內線消息透露,當初轉讓契約上有一條明白記載著:舊老闆及其家人於兩年內不得回文化中心商圈經營類似餐館。
「為什麼有二年的限制,這數字是根據什麼而來?」我還是很好奇與不解。
「九二一大地震後,餐館的營業額雖明顯下滑,但是新老闆用三個月實際參與經營實習,發現每個月仍有六十萬的淨利,所以上千萬的權利金估計只要二年就可攤平了。」
豈知二年約期一滿,舊老闆立即炫風似的回巷內舊址開起一模一樣的店,店名一樣、營業項目一樣,但價錢卻比新老闆的老店便宜……
於是一場「舊店鋪的新老闆v.s.新店鋪的舊老闆」的戰火於焉點燃,且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態。
從溫和的張貼海報戰,到懸掛紅布條;從設活動大型廣告招牌,到招待記者會……一家稍有動作,另一家必立即回應攻擊。戰鼓頻催,一來一往,打得好不激烈,不但讓路過之人看的霧煞煞,連巷內鄰居也頻頻探詢:「啊----雙方現在已過到第幾招了?」
其實依我看,新、舊老闆各有個的優勢與客源。
舊店鋪的新老闆以經營外來客為主,因為外來遊客大都看到雜誌介紹,按圖索驥、慕名而來;而新店鋪的舊老闆則以經營附近熟客為主,因為整個文化中心商圈,我們大都認得新店鋪的舊老闆一家人。
上月初,我的隔壁--舊店鋪的中央廚房,突然在騎樓外,設置一個大型活動式廣告看板,白底紅字大落落的寫著:「小心!不要受騙上當…xx啥鍋創始老店已移到巷外,別無分店或其他加盟店……」
顯然的,招牌效果奇佳。因為招牌在立在我家書坊的左邊騎樓,常有好事者會特地進入我書坊,假租書之名滿足其好奇之心:「老闆娘,妳立那麼大的看板做啥用啊?」---唉,真是冤枉啊!我是招誰惹誰了呀!為什麼別人在打仗,我得負責旁白解說!
做事難,做人更難!在這場「我才是真的」戰火裡,雖然我夾在中間,很難做人,但是還有一群人比我更難做人。
舊店鋪除了老闆是新的以外,夥計全是舊老闆的員工,這些人在面對新、舊老闆的紛爭,無奈的直搖頭。例如,新老闆為了想知道舊老闆的新店,客人多不多?竟指派廚房的張媽每天用餐時刻得站在門口細數前往新店鋪的客人數;舊老闆則對新老闆的夥計,實施挖角大動作。
於是每天中午11點、下午4點半,用餐時間一到,但見新老闆從路口店鋪一路半跑趕來,頻頻催喚:「張媽!快點出來算人數----」可憐的張媽,看在不知情的人的眼裡,一定會當她是國稅局派來查逃漏營業稅的臥底者;同樣的,老店老員工面對舊老闆的殷殷招手,若是你,你是答不答應?去或不去?---真格是去與不去間,妾身千萬難!
你說什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對不起,那您可大錯特錯囉!
這新舊兩家乍看好像烽火不斷,照理消費者應當可撿現成的便宜。但是經我觀察分析後,發現新店鋪雖然比舊店鋪降價個五元十元,但碗盤卻是較舊店鋪的小一號,碗盤內食物當然也跟著縮水,我敢保證縮水的那部分絕對超過便宜下來的五元十元。
新店鋪在碗盤上動腦筋算計客人,舊店鋪自然也有他一套萬全的因應之道。順手拈來就一例:平常一碟「魚乾、豆干炒肉絲」的小菜,會以魚乾為主,豆干為輔;如今競爭之下,魚乾變少了,肉絲也縮水了,增加的是豆干、青蔥段、紅辣椒。菜量依舊、色彩更美、客人顧著喊辣的當下,哪顧得了魚乾少了、肉絲成了一二點綴品。
經由大型看板、記者招待會、第四台廣告。。。。一路廝殺下來的結果,自四面八方而來的客人在好奇與愛看熱鬧的情境下,自然成了這齣鬧劇的路人甲與路人乙。各位看倌,看到這裡,您總該知道誰才是最大的贏家吧!不錯,就是新舊老闆啦!現在他們可真的是整日笑呵呵,口袋麥克麥克的。
面對一生難得一見的「我才是真的」之爭,藉由紙筆寫下所見心得,在博君一笑之餘,其實在我內心深處最想知道的是,發生在其他地區的「我才是創始老店號」的爭吵是因何而起?又是如何落幕?可有雙贏收場?
上一篇:詠嘆生命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