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5 11:25:35SouthWest

咖啡的定義與分級法

各國咖啡豆的處理方式不同,所以產生了個式各樣的分級方法,目前並無世界統一的方法。

良好的成長環境:咖啡樹種在有餘蔭的大樹下,咖啡樹可避免正午時烈日的過度曝曬並可享有鳥群棲息所帶來的益處。高地產咖啡的品質優於低地產,因而在此將產地高度也列入品質評價的標準之一。海拔越高,相對的氣溫愈低,咖啡的果實能夠花時間慢慢成熟;完全成熟的豆子膨脹性佳,烘培容易。一般而言,高山地區由於氣候寒冷,咖啡生長速度緩慢,生豆的密度較高,質地較堅硬,咖啡月是濃醇芳香,並有柔順的酸味;反之,較低的地區,生豆的密度較小,質地較不堅硬,咖啡品質越差,所以,也有人以「硬度」來分級。

 

瑕疵豆比例平價品質:這是最早的分級方法,巴西的許多地區還正在使用中。鑑定的方法是隨機抽取三百克的樣本,放在黑色的紙上,因為黑紙最能避免反光。它是採用「蝦疵豆比例﹙扣分法﹚」、「篩網」,以及「味覺測試」三種分級方式複合,衍生出這種舉出的第三種評價方式。

嚴謹的收成,同一棵咖啡樹的果實處於不同的成熟階段,必須採用選擇性挑楝,當所有咖啡果實在同一時間成熟時,可採用直接挑楝以保證咖啡採收的品質。

 

這些生產的品質規格只能看出有無瑕疵豆、咖啡豆外觀如何,卻無法了解「咖啡的風味如何」、「有著清爽的酸味和醇厚度」等這些咖啡的味道特徵。在一般條件的保存下,絕佳風味的嘗鮮期約三到七天,由於現在包裝技術「防氧化」的大幅進步,一般認為保鮮期限應可擴張為數週,甚至數月,不過最後應由飲用著來評斷,評斷的簡單標準就是「是否具有高度的香氣與飽和的風味」。

沒有瑕疵豆的高地產大顆粒咖啡豆就是好豆!但事實上這樣的咖啡味道究竟是好還是壞,這就是個人主觀的問題了!咖啡飲用的品質,這端賴飲用者的判斷,味道的品質好壞並不是出口國的我們可以知道的。

 

要有完美的沖煮就要有沖煮咖啡的器具與方式有千百種,理論上只要能充分掌握幾個基本原則,所有的方式皆可製成所謂的精品咖啡。

1.水和咖啡的正確比例 2.適合沖煮方式的正確研磨 3.適當的水溫及接觸時間 4.完美的攪動咖啡粉餅。

精品咖啡對於品質也有特別的堅持,譬如固有品種的帝比卡、波旁、卡杜拉,與其他品種的帝比卡,透熟性佳,膨脹性高且易於烘培;帝比卡的成熟度高收成量少,固溶解比例也高。經典咖啡最棒的地方在於,首先幾乎沒有蝦疵豆,豆質肥厚且大小平均,酸味豐富,具醇厚度與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