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9 02:18:00小黃

透視人生之謎

透視人生之謎
中西哲學論人生
  人人追求圓滿幸福的願望既如此普遍一致,又如此強烈,一定有一個圓滿幸福確實存在,它時時刻刻的在吸引人歸向它。這個圓滿幸福是什麼﹖根據哲學家的研究,真正使人幸福的是追求真善美聖,獲得真善美聖之源。誰是真善美聖之源﹖為答覆這個問題,首先要瞭解什麼是真善美聖,然後再追尋其根源。

1.求真就有福

  什麼是真﹖真就是真理,它是是非善惡的標準。凡合乎這個標準的就是真,不合乎這個標準的就是假,它是人為人處世之道。真理確實存在,它是客觀的普遍的,不分地區和種族,到處都有它。地球上有多少國家和民族,可能語言不同,風俗習慣不同,但在尋求真理上卻是一致的,而且追求的真理也是相同的。這個普遍性和一致性,不能說是巧合,宇宙間沒有這種巧合;也不能說它是自然出現的,這是非常不合理的說法,就如說每人都是由自然出現的一樣不合理一般。真理是人生活的準則,人接此準則為人處世,生活才能平安幸福。俗語說:「心安理得。」又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就是這個意思。
  真理既是人生的準則,就該有制定此準則者,就如法必有立法者一樣。這位真理準則的制定者,就是真理之源,祂不可能是人,因為不論中外古今,沒有一個人敢說真理是由祂定的。這真理之源是誰﹖哲學家稱祂為萬有真原,中國人稱祂為天。所以中國人常說「天理」這句話。天能為宇宙萬有定出如此普遍一致的真理標準,祂智慧之高,人無法估計,只有稱祂為全知的;祂能力之大,人無法衡量,只有稱祂為全能的;祂的慈愛出人意表,只有稱祂為全善的。用哲學術語來說,稱祂為全能全知全善的宇宙主宰。人找到了這個主宰,並按祂所定的真理準則去生活,人生才會平安幸福。

2.為善就快槃

  什麼是善﹖善的涵義很廣,概括一句話來說:善是愛的表現,那裡有愛,那裡就有善,就有幸福。那裡沒有愛,那裡就有惡有恨,就有痛苦。世上各民族,風俗習慣雖然不同,但在愛的需要和追求上卻是一致的。愛是個人、家庭和社會幸福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誰為人作的這種安排﹖人人都承認,它不是人自己為自己安排的。有人說,是出於自然。這是不負責任的逃避說法,難以使人信服。這種安排該當有個來源,這個來源是誰﹖哲學家稱祂為造物者,中國人稱祂為上天,中國人常說:「上天有好生之德。」好生之德,使萬物生生不息,種類綿延,各得其所,安然生存。上天如此化育萬物,完全出自祂的愛心博厚,慈善無量。
  人在日常生活裡,應該效法上天愛人愛物之德,作為自己安身立命之道,人能努力作到這一步,他的人生才會充滿平安和幸福。

3.愛美結人心

  什麼是美﹖美是均衡及和諧在事物及人物上的表現。比如一個人的外在美,由於他的身材、五官及服飾配合得均衡和諧所致。比如一個人的人品美,由於他的談吐、舉止及氣質表現的得體所致。美可能表現在單獨事物上,比如一朵鮮花的美,由於它的形狀、色彩、大小及枝葉,調配得均衡和諧所致。美也可能表現在群體事物上,比如一個觀光區的美,由於名山勝水奇草異木,互相搭配適當所致。美也可能表現在大自然上,比如天體群星的運行,各循軌跡而不亂,動力及引力,互相放射吸引而不相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些美由於萬物互相協調得體所致。
  美的本身有它的客觀條件,人在審美上也有他的客觀標準。世間各民族,雖然語言不同,風俗習慣不同,但在審美標準上卻普遍一致,究竟是誰作的這種安排﹖一般人不大注意這個問題,但仔細想來,這個問題是值得深思的:宇宙間所表現的各式各樣的美,是如此奇妙動人,他們應該有個來源,應該出自一個偉大設計者,不能歸功於巧合或自然,因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它的規律和秩序,絲毫不亂。這些規律和秩序、又是怎樣來的﹖還是需要一個偉大設計者,就如一座雄偉美觀的大廈,必出自一位建築師的設計一樣,不會是巧合而成或是憑空出現的。宇宙間各種美的設計者是誰﹖中西哲學家稱他為造物者。比如中國人,當欣賞自然美景感到驚奇時,往往會說:「這真是造物者的奇妙化工!」又當一件事完成得出人意外的美滿時,中國人不如不覺的會說:「這真是造物者在冥冥中所作的安排。」這些話是人在重要關頭時,由內心發出的良知之聲。
  當人欣賞美景美物時,如果能體會到造物者的奇妙和慈愛、產生知恩報愛之心,人生一定會更愉快、也更有意義!如果能再進一步、能體會到:萬物既因諧和共存產生了大自然的美,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就不能和平相處,共存共榮,產生人間樂園呢﹖如果大家能體會到這一層,也順此方向努力前進,人生就會充滿幸福了!

4.成聖參天德

  什麼是聖﹖聖是德智雙全完備無缺的境界,達到這個境界的人,稱為聖人。世界各國、不論中外,大家都尊重聖人,也期望人人向上向善,成為聖人。在中國尤其尊重聖人,而且對聖人遺留下來的教誨,更為後人所尊重所遵循。因此歷代當政的人,都強調以聖人遺教治國,希望成為名君良臣;一般民眾,也主張按聖人遺教安身立命,希望能國泰民安。如果一個讀書人,為人處世違反聖人遺教,必被人譏諷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成聖是每個人應該努力達成的目標,也是每人可以達到的境界,所謂「人人皆可為堯舜」(堯舜被國人尊為聖人),就是這個意思。
  儒家繼承中國正統思想,把人分為小人、君子、賢人及聖人四種。作小人是可恥的事,人人應該作君子,這是為人最低的起步,然後應該努力向上,希望成為賢人,再努力向上成為聖人。聖人的地步,本來是人應該達到的最高境界,不過中國人並不以此為滿足,認為應該再上一層樓,就是要以人心契合天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算是完全幸福的人生。因此儒家教人向上的步驟定為:小人希君子、君子希賢、賢希聖、聖希天,要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中國先哲認為,人的成聖是由訓練而來,並且在訓練時有他客觀的目標,以資效法。這個目標就是上天,因為上天的「聖」是祂本身具有的德性,祂是「聖」的根源,不像人的聖德是由努力修鍊而來。如果人能效法上天的「聖」,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才是完美的、幸福的、富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