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1 23:20:06麥克雞塊

大美而不言 Sori Yanagi 柳宗理


柳 宗 理 Sori Yanagi (1915-2011)

不同時期的 柳宗理,同樣的笑容可掬,對照麥克前兩篇介紹的義大利大師的凝重面容,或許正可代表 柳宗理設計理念中貼近庶民生活中的那一面



幾年前很幸運在永康街一間小店,買到2000年英國家居品牌 Habitat 授權複刻 柳宗理的Elephant Stool 象腳凳,04年開始 Elephant Stool 轉由 Vitra 生產,價格翻了一番,材質也由原本的亮面玻纖改為霧面PP塑料,雖然低調的霧面處理是柳大師一直以來的期望,但說實在的,如果要表現 mid-century,個人以為亮面要比霧面有Fu很多!!就像霧面跟亮面版的Panton Chair,如果沒有價格考量,後者絕對是首選。

講 柳宗理的設計,就不能不提柳氏傳襲自父親,日本民藝運動創始人 柳宗悅的民藝 Mingei 精神,柳宗悅畢生致力於復興、發揚庶民傳統工藝,不僅廣泛考察日本民俗工藝,1943年也曾來台,由台灣美術工藝前輩 顏水龍陪同,至彰化台南等地對台灣本土工藝進行第一線的資料蒐集;柳宗悅過世後,1977年開始,柳宗理接下父親所創民藝館館長一職,從此,民藝便成為 柳宗理創作時最重要的靈感來源。

當 柳宗理談到民藝,談到創作理念,最常出現的字眼便是『Unconscious Beauty』,直譯是無意識、不自覺的美,這其實矛盾,設計本是有意識的追求,即便出自素人庶民,即便只是日常瑣物,也絕對是在有意識、自覺的狀態下產生,起點既已動念,結果卻要無心,所以個人傾向把『Unconscious Beauty』翻成白話一點的『順其自然的美』

『順其自然的美』並非刻意不美,而是不刻意為美,不為美而美,柳宗理以為,物的美應該是從工藝的製作中,以及文化傳統的涵養下,流露出一種素樸直白、健康大方,不扭捏造作的美



早年唸的其實是美術fine art,柳宗理從小生長在充滿了各式各樣庶民工藝品的環境裡,他自己也承認,會選擇美術,一種刻意為美,一種認定美可以單獨存在,一條看似和父親南轅北轍的美感追求,其實多少有些少年的反叛心理,所以也可以看的出來,1950年設立工作室的 柳宗理,包括54年的Elephant Stool和56年的Butter Fly等早年設計,雖然看的出日本文化底蘊的影響,但在樣態形式上還是有些刻意為之的追求,也是柳氏設計生涯中形式表現成分最高的作品。
柳宗理自言,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是對他影響最大的設計師,甚至二戰期間入伍到菲律賓叢林作戰的時候,本以為會戰死南洋的 柳宗理隨身帶的唯一書籍就是柯比意的作品集,兩相對照 柳宗理和柯比意的創作軌跡竟也有些許神似。
首先,柯氏本人是很有名的畫家,這和 柳宗理的美術背景有些雷同,再來,早年的柯比意身為現代建築的開創者,建築的表現形式上自然是強烈的,但50年代柯比意後期彷彿掌握了建築的『道』的設計,就展露出來一種如庖丁解牛般,無入而不自得的暢快感,相信這種悠遊於『藝』及『道』之間,看似無為,師法自然的設計恐怕才是柳宗理想要終極追求的目標。



上個月,朋友赴日,竟還記得我去年的請託,特地到 Yanagi 在東京的專賣店買回柳宗理設計的布料(布料似乎只在專賣店有賣),說不上是哪種風格的設計,配上eames竟是意外合稱。

[還沒想好要怎麼用這塊布,先借網路上的圖片一用]
 

麥克雞塊 2012-01-29 23:31:16

你有我的電話
來電約時間吧 :)

阮璽 2012-01-20 09:35:40

按讚! 好啊啥時!!

麥克雞塊 2012-01-16 00:54:51

那還不簡單,來台中就看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