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28 12:49:03Hobsbawn

在327後的感想

我記得以前在上政治學的時候
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
人的理性是很脆弱的
很容易受到外力影響而失去判斷

而在人民的政治參與上
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次選舉的結果是一個最好的解釋
台灣被徹底的撕成兩半
原因之ㄧ在於族群問題徹底發酵
而這點不容否認的証據就是
客家票源成為關鍵因素

我曾經不只一次對於目前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痛加批判
在去年SARS流行時
我也不只一次在新聞台上貼上自己對於這些政治人物不滿的心聲
不過當時我有一位政治系出身的同學只淡淡說了ㄧ句

這就是政治

是啊
我猛然想起
我剛上政治學的第一堂課
老師開宗明義的說
民主政治就是妥協政治
所謂的協商其實就是一種利益交換的黑箱作業
政治家與政客的差別僅僅在於
誠信與否還有眼光短淺與否

換句話說
現實政治從來不是一個理性的展現
而是一種權術
是一權勢角力的技術

回歸到這次總統大選後的抗爭活動

如果我們看過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寫的『原始的叛亂』就可以看清楚
這個遊行聚會的本質其實是一個國親策略的操作
透過鼓動人民情緒與不斷拉高抗爭層面來逼迫擁有政權的扁政府與之談判
這點
亦如同提利(Charles Tily)在『法國人民抗爭史』中所提到的法國中下階層的抗爭手法一般
也很像早期民進黨擅長的街頭運動
只不過現在攻防易位而已

從這點來說
再度印證了政治學上所謂的『菁英化』是正確的
未來四年
可以預見的是
民進黨會更加的國民黨化
國民黨則會開始運用動員民眾來與之對抗

因此
若要問我對於目前台灣現實政治的看法
我會說

我越來越體會到
在政治的世界中
只要你想做
你永遠可以從政治學、社會學、歷史當中去找到你的理論基礎
在現實政治中
正義、公理只是一種語言工具
而不是真理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在做歷史研究的時候
只要牽扯到現代史的部分
ㄧ般正統學者是不會輕易去做的
因為有太多檔案還沒有解密

這也就是為什麼民主政治只能算是較為理想的政治制度
而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只能算是一種主流價值
而不能當作普世價值的原因所在

因為
不論專制獨裁與民主制度如何不同
其本質都是
少數擁有權勢的菁英統治大多數無權無勢的老百姓
而這些政治菁英的念茲在茲的
也不過是自身的利益罷了

所以
民主政治的首要前提是
責任與制衡
因為,它相信人性本惡

可惜的是
在台灣
這從來只是個口號
而從未真正落實

9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