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8 21:04:05夢的精靈

小小幫手

小孩子的成長總是循序漸進,卻因為他們急著探索環繞周圍的一切,讓身為父母者有種天天都看得到進步與成長的不可思議感。就像小寶貝在語言方面才從單字期跨入疊字期不久,如今已進入連字期;才剛發現她會哼出歌曲的音,現在已可以在聽到歌曲第一句後就接著哼唱下一句了(但並非真正準確唱出)。

由於小寶貝在語言上進展的話題已持續好一段時間,而且進步的速度快到越來越難詳細掌握紀錄。舉例來說:現在睡覺時她會說「房間睡覺」,表示要去自己房間睡,躺上床後會說「蓋起來」要我們幫她蓋被;近來常常說「媽媽陪」或是「爸爸陪」;自己爬高時則懂得說「小心」;問她要不要或好不好也都會回答了…等等。我承認這些事已經不夠新鮮,但既然有新發現,就懇請大家讓我一吐為快吧!

所謂的新發現就是小寶貝對數字與字母的概念已經有了雛型,因為現在她看到數字就會說「一、二、三」,看到字母就唸「A、B、C」,即使說出來的答案和實際指著的未必相同,但有了圖像與發音最初步的連結後,我相信她以後學習應該可以比較不吃力,於是滿心興奮。而且這幾個星期來才證實原來她在托兒所也學了不少英文單字,除了原來的NO變成NO WAY之外,還聽她說過Clock,Book,Painting,Duck,Car,Cat,Puppy,Apron,More還有This one等。

除了上述的大小事外,這個月的最大發現就是一歲半的小寶貝已經可以開始當我的小幫手囉!原因是寫完上篇文章的隔天我腳痛得很厲害,走路極為不便,當換完她的尿片後,已沒有氣力拿髒尿片去丟。所以我試探性的問她:「可不可以幫媽媽一個忙?」她一開始只是無辜的看著我,然後我再問一次之後,她真的點點頭。於是我繼續說:「要不要幫媽媽丟髒布布(紙尿布)?拿去洗澡那個地方的垃圾桶丟,丟完就快快回來媽媽這裡好嗎?」然後她真的拿著「那一包」迅速跑進浴室垃圾桶丟,又快快跑回來。我當時又高興又感動,除了說謝謝外,更是忍不住擁著她又親又抱。

其實,在小寶貝能當個實際小幫手之前,我們就發現她蠻善解人意的。因為年紀小小的她只要看到我生氣就會試著逗我開心;看到我難過的表情就會小小聲反覆的叫著「媽媽」;請她幫忙將東西拿給我或拿給老公她也都會照做。托兒所的工作人員也對我說過小寶貝平常喜歡幫他們忙,甚至餵其他小朋友吃飯,也說她看到別的小孩哭時會主動上前拍背安慰。雖然我不知道她會不會越幫越忙,但看到她現在每次換完尿布就主動說「丟」,然後幫我跑腿拿去扔的背影時,心裡真的很欣慰很滿足。

小孩子愛不愛幫忙也許是本身的性格,但我相信任何父母都可以藉由讓小孩子參與幫忙身邊的人事而了解到助人的快樂。現在的小寶貝咳嗽時懂得摀住嘴巴;吃完飯懂得將碗遞給我們,也知道要擦桌子,甚至想幫我擦;平常也有將物品歸回原位的習慣或是和我們一起收拾積木等玩具。但是比起先天因素,後天的教導顯得更為重要,因為若是父母不願意給他們機會學習,不捨得讓他們學做家事,並害怕給他們自己動手模仿的機會,那麼一切都將改變。畢竟實戰經驗會加深他們學習過程的印象,也會成就他們未來更成熟獨立有責任的性格。

當然,我也不能只是報喜不報憂。以前就聽別人說過「Terrible Two」,表示兩歲左右的小孩最難搞,因為他們從不懂表達自己到意識自我情緒的階段,會逐漸覺得自己最重要。小寶貝也許還沒正式走入這個充滿自我的篇章,但是已經開始會用哭鬧來示威,用吼叫來宣洩不滿了。而我這個媽媽即使允許她適當的發洩情緒,卻不允許她成為目中無人又不講裡的小霸王。所以這個時候必須將所謂的「氣質」放一邊,板起臉孔,斥聲厲色的訓誡她,甚至警告性的用手打她。

小孩是一張純白的紙,也是一塊尚未被捏塑過的黏土,你怎麼畫他,他就會變成怎樣;你如何捏他,他就會呈現如何的形狀。在他們吸收最快的時期,愛與教導必須並進,而對與錯以及該與不該的概念也需要慢慢建立,一旦基礎打穩了,以後崩塌的機會將大大減少。所以我心裡清楚如果連這個階段都沒辦法治得了她,我們以後麻煩就會很大。

不過話說回來,最近有朋友問我有沒有打算重回復出職場全心工作。我心想:雖然小寶貝也會有吵鬧、發脾氣和愛哭的時候,但是當腦海裡出現她天真燦爛的笑臉,以及浮現她甜甜說著「媽媽愛你」的畫面時,那些煩惱與疲憊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麼可愛乖巧的小天使小幫手,我怎捨得錯過陪伴她的機會而將她整星期放在托兒所呢?

上一篇:擔心

下一篇:父母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