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在長途機除了看紀錄片《McQueen》,還看了兩部 2018 年新推出的劇情片,其中一部名《Love, Simon》,海報是一個少男大頭照,起初以為是一般青春 coming of age 電影,在機上半醒半睡狀態看這類不費神,無傷大雅的商業片其實很適合,看下去才發覺是 coming of age with a twist,不止 of age,還 out,是一部講一個中學生 come out 出櫃的輕喜劇。
不過它並非通常在那些 LGBT 影展放映的另類、小眾電影,相反是絕對主流,或者未去到「合家歡」,但很明顯是針對青少年市場的商業片,結果亦求仁得仁,除了賣座,還在那些甚麼 Teen Film Awards 贏得多項大獎,聽聞可能會拍續集。
近年已越來越不介意看商業片,這類 crowd pleaser 只要做到尊重觀眾的智慧,不要太獻媚,太計算,就算討好也能適可而止,我就收貨了。像這部《Love, Simon》沒什麼 artistic 野心,不作狀,而且能夠 know its place,一心做紮實小品不再作他想,亦有它的 charm。
片中主角 Simon在中產階層聚居的 suburb成長,父母開明,家庭幸福,在學校也有圍內好友,除了性取向,他和大部分像他這樣背景的青少年無異,一天他好友告訴他有一個自稱 Blue 的同學在網上 come out,Simon 好奇與他通訊,並產生愛意(通了幾封電郵就生愛,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或許 puppy love很多時根本就不可思議),然後他展開偵查這個 Blue 的真身究竟是誰,與此同時他們的通訊被另一同學無意發現,這個同學一直暗戀Simon身邊一個好友,便藉此威脅 Simon 幫手撮合他們,後來不成事竟老羞成怒,當全校公開了 Simon 的性取向,反讓 Simon省卻出櫃過程,當然最終 Simon 找出了現實中的 Blue,而且二人十分登對….. 來個荷里活式結局。
我頗喜歡這部片描寫的同性戀、出櫃⋯⋯在現今某些社區、階層,原來真的是 no big deal,像 Simon 的父母知道後不免有點震驚,但也釋然接受,同學反應亦似冇嘢一樣,簡直不當一回事,這片既然賣座,得到觀眾接受認同,劇情多少也有現實基礎,不會太離地吧。
看此片又令我想起「出櫃」問題,出櫃可粗分兩類,一種是無法不出,另一種是可出可不出;當從來都沒有人質疑過你的性取向,從來沒有人有一刻當過你是直,那除了出櫃你還可以做什麼,還有別的路可行嗎?在這情況下甚至出櫃已多此一舉,分分鐘遭人揶揄:你仲使唔使出呀!
但亦有一些,像本片的男主角,活得好好的,他出不出櫃其實都分別不大,對他目前的生活方法沒有什麼影響,也就沒必要急在一時了,當一天他找到了另一半時再考慮這問題也未遲。
片中還有一個配角,是個早已出櫃的同學,應是屬第一類,電影中對這個角色的處理也算正面,除了外型與男主角冇得比,再沒有進一部丑/醜化他。不過,可出可不出,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群,始終是較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