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8 07:34:08→☆ 魅格格 ★←

〈異同OPEN講〉MeToo,我也是同志。(2018.01.01)

相關圖片
2018-01-01

文/蔣明白

備受矚目的《時代雜誌》「2017年度風雲人物」在日前正式公布,罕見的是,這一次非但沒有錦上添花地頒給政、商、演藝名人,反倒是由一群象徵良心及道德勇氣的「打破沉默者」(The Silence Breakers)獲選。

早在去年10月,當眾多好萊塢女星先後挺身而出,控訴被知名製片人溫斯坦性騷擾後,涵蓋政治、新聞、娛樂界的諸多性騷擾醜聞也接著一一曝光;之後,長期關懷性騷擾受害婦女的社工柏克,就特別在推特帳號中創造了「#MeToo」這個標誌,進一步使得這波性騷擾控訴的效應,擴大到全球各地。

因此,所謂的「打破沉默者」,並不是只有《時代雜誌》封面所出現的那5位女性代表,而是所有透過網路運動「#MeToo」,勇敢站出來控訴性侵犯、性騷擾犯的眾多男男女女。

事實上,不管是「#MeToo」運動或「打破沉默者」此一形象,都同樣適用在所有不敢出櫃的同志身上。

長久以來,受到性騷擾或性侵害的人,似乎都被迫地選擇了「沉默」,因為她(他)們不但會擔心外界的指指點點,更恐懼即使進入司法程序,還會對自己造成二度傷害;但弔詭的是,這些「沉默者」明明是無辜的被害人,為什麼卻反而不敢聲張呢?

而這不也正是同志在出櫃前的無奈處境嗎?因為面對與生俱來的同性戀傾向,同志並沒有傷害或虧欠任何人,但他們卻同樣必須選擇沉默,不然就會受到他人的歧視,甚至讓父母覺得很丟臉。

因此,「打破沉默者」或許是2018年給同志的第一份鼓勵,因為,為了扭轉社會大眾的無知偏見,同志也該有勇氣大聲說出:「MeToo,我也是同志!」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