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遠劇評/偽婚男女、替身:彩虹真正的體溫。(2017/07/04)
柯志遠劇評/偽婚男女、替身:彩虹真正的體溫
NOWnews 2017/07/04
周美玲導演的《六城彩虹》系列,是個格外引人矚目的嘗試,有限的製作預算,雄壯勃發的創作企圖,帶著濃厚「苦行僧」的自焚和無畏色彩,從起心動念到一步一腳印地付諸實踐,都讓人看到那娟細身影背後的巨大使命感,包括對自己的以及對同志的。
橫跨亞洲六個華人城市(台北、北京、成都、香港、新加坡、檳城)的《六城彩虹》目前已完成以成都為舞台的《偽婚男女》,以及情節背景串聯北京和台北的《替身》,從整體拍攝成績來看論影片藝術面的「主題性」和技術面的「完成度」,都遠遠超乎預期(預算投資的CP值極高),短篇迷你連續劇的編制,意外卻呈現出完整電影規格的飽和、豐富,綜括視野、格局、卡斯組合,都說得上讓人眼前一亮。《六城彩虹》系列在同一取材領域中如此區隔鮮明地(包括敘事調性,包括視覺畫風)成立六個不同「情境」和「探討」的故事,這除了是影視市場一個標誌獨特的作品,對於周美玲這個「創作者」在「作者論」茁長過程裡的自我提昇,不論是「創作能量」的豐沛蓄積,或者個人自成一家的「風格純粹化」等重要量表上,都讓人極其欣慰地看到她具體跨出了相當巨大的一步。
過往的作品裡在電影語法跟美學主張上周美玲說得上是不畏不懼,勇於嘗試,而從接連完成的這兩個作品裡,我們看到了她逐漸在導演技法上的圓融,看到了她終於展現的豁然貫通,不受羈絆。周美玲這位導演在台灣影視環境極難被取代的一個位置意涵,在於她對「同志議題」的永不懈怠,(其實還有「生命議題」,例如《漂浪青春》裡的「老年失智症」,《搏浪》、《失去你的那一天》的「小腦萎縮症」,都有細膩真實的描述),在這個主題範疇中,她不復刻雷同面向,不耽溺於某種自戀的表象或風情,她能廣泛超然地切換於這個系統裡的不同立場去做易位思考,她的情感和關切是澎湃的,處理的手法卻是宏觀而公允的,《偽婚男女》裡,她用喜劇來烘焙禁忌之於傳統的沉重,《替身》裡,她用浪漫來辯證愛與生命的「真與假」、「虛與實」,或許,早些年她的初期創作是青澀的,但,我們逐漸從她不曾止歇地對於同志命題以及她自己的創作可能性的挖掘,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位導演的自我粹煉與壯大,這整個過程是值得觀眾去支持並等待的。
《偽婚男女》講的是一對同志兄妹分別假結婚,在兼顧孝道和真愛的尷尬中手忙腳亂的輕喜劇。喜劇不好拍,由於節奏太快,畫面裡的細部設計、訊息含量,都會消耗得更多,一旦後繼無力,戲就會乾掉,一齣戲的「主題」也可能會因而模糊掉;周美玲在身為導演的「創作能量」與「駕馭能力」上,就戲論戲,層出不窮的喜劇戲哏,豐富,生動,目不暇給,還可貴在熱鬧中的「自然」與「節制」。至於故事的主題,辯證了世人奉守「形式」的意義,也淋漓盡致地呈現了為了維繫這個表面形式上的「和諧」幾個不同角色所分別承受的壓力與犧牲,這幾個很有思考啟發價值的主題,都能在喜劇蹦跳的主tone調裡成功地從頭hold到尾,在處理手法上,是不簡單的。(故事最後,從媳婦母親這「另一張嘴」原封不動地講出「和諧社會」的同一套官腔官調,讓言猶在耳的母親王琄自己領悟到自己的迷思,以及迷思裡的荒謬,這個轉折乾淨俐落,特別高明。)
近兩年來,同志議題被帶入影視戲劇老早已經司空見慣,然而這個issue被「消費」得多,被「關注」得少,難得美玲導演誠懇經營了這個故事,不論「廣度」,從男女同志兩種視野去推演同志領域的真愛原型,不論「深度」,同志話題造成家庭震撼的切入點並不罕見,但能在兩代立場由淺入深,然後「換位思考」地激盪出結論的,不多。《偽婚男女》的故事結尾收得尤其漂亮,算是近年來類似題材的作品裡傳遞出的訊息「涵蓋面」最完整的一個句點:四平八穩,卻不見生硬教條,勇敢包容,卻毫不矯情鄉愿;至於為何一個喜劇看到最後會讓人淚流不止?那就真地如人飲水,大家必須親自去用心體會了。
本劇演員的風格、背景都沒太大的一致性,卻在王琄深厚的演技氣場「鎮場」功能發揮下,被兜出了毫無違和感的整體性,好幾場戲呼之欲出的真情流露,讓人感同身受。出道多年一直沒有夠分量代表作的唐振剛,意外地發揮了縱橫全場的「表現力」,肢體運用的活靈活現看得人目不轉睛(還不覺得造作浮誇),情感戲的「穿透力」也甚有可觀,喜劇不好拍也不好演,因為節奏過快,容易讓一場戲的主軸失焦,節奏紊亂,這部作品裡有幾場喧鬧熱烈得瀕臨失控的戲,但凡王琄不在場,你會發現其實是他在發揮「控球」的功能,是他在拉出那場戲「亂中有序」的「線條」來;喜劇還容易因為跳躍而讓情緒傳達過於表相,兒女們在文琄病床前哭成一團的那場戲,他在快速的對白來去交錯間不易察覺地雙膝一跪,一個沒有被導演刻意放大的動作,我解讀成一個「狀態內」的演員,水到渠成的「自覺演技」,那場戲,看得人揪心,那個一閃而過的細節,那種自覺,卻讓人著實動容。演技模式free-style的周厚安,看似沒有章法,但見招拆招,真摯無比,也值得一提。
《偽婚男女》的播映相關訊息:
★7/1周六晚間6點 Vidol
★7/2 周日午間12點半 公視
★7/2 周日晚間5點 CHOCO TV、愛奇藝台灣站、Gagaoolala
★Coming soon 緯來電影台
《替身》的開場幾分鐘就有力地建立了獨特的影像風格,和同一系列的《偽婚男女》連在一起看,一時竟看不出來是同一位導演的手筆。《偽婚男女》以近到連魚尾紋都無法遁逃的超近距鏡位,廣角到有些變形的鏡頭,彰顯了人物處境的「荒謬」與「喜鬧」;《替身》在北京部份的整個前半段,幾乎完全沒有一個固定鏡位的鏡頭,手持攝影的「搖晃感」籠罩全篇,立意鮮明地突出了主題(替身)的「虛無感」與「距離感」,運用靈活的諸多元素,例如:頻繁出現的鏡中倒影、夢裡的哥哥、母親的失智…,乃至柔道的對打戲,場外圍觀者看的是劍拔弩張,實際上發生的卻是對打的兩個人言語間微妙的另一層逐漸加溫的化學變化…
「替身」這兩個字的意涵,頻繁地被以具象的視覺構圖在強化、放大,所謂「虛VS.實」、「主VS.輔」、「真VS.假」、「遠VS.近」的辯證,形成一種吊詭、纖細但卻又揮之不去的「主旋律」(「網紅」這個人物設定的元素,尤為神來之筆,網際網路世界所建構出來的「雖近實遠」、「互動熱列,卻可能稍縱即逝」的充滿「過度包裝」和「片面解讀」的虛擬生態,最是教人不由得心中一憬,怵目而驚心)然後,落實在兩個女主角現實人生裡的擦肩而過和陰錯陽差(妳是我的替身,一變而成我當了妳的替身),這樣的看戲經驗是相當獨特的,由拍攝手法「立體化」了對故事主題的體會,再由故事主題衍生成情節的戲肉與波折,這個結構處理的嚴謹,讓《替身》不會流於一個通俗言情的戀愛故事,也不會因為過濃的文學調性而顯得曲高和寡,兩者之間的成熟拿捏,讓這個橫跨兩個城市的愛情遇合扣人心弦,也讓這個探索「真實VS.替身」的主題顯得言之有物,特別擲地有聲。
《偽婚男女》以同志議題在傳統家庭引爆的衝突、糾結,延伸去思索世俗社會裡的框框架架;《替身》則先已設定從一個「被當作哥哥投胎而來的女生」做為骨幹,來爬梳人生裡「虛VS.實」、「真VS.偽」角度懸殊的定義,再在這個題旨前提下,把「性別看待」、「同性戀情」的元素包涵進來;這兩部作品在創作上走的是兩種不同的發想邏輯,都不是為了取悅同志族群所草率完成的膚淺之作。在有限的製作預算下,周美玲導演兼顧了風格和主題的完整,以及故事結構的引人入勝,就整體拍攝成績來說,《替身》是一個「完成度」十分高的作品,相當值得推薦。
鍾瑤在《替身》裡的表現光芒四射,是繼《白蟻》後再一次攫奪人心的,充滿性格和靈魂的精湛演出;台灣影視產業近兩年多來出現幾位份外振奮人心的「天才型演員」:《醉。生夢死》的李鴻其,《獨一無二》、《天黑請閉眼》的曹晏豪,女生則以《白蟻》裡的鍾瑤最是讓人歎為觀止,當其他年輕演員猶自還在摸索著搞懂什麼才叫「演戲」,這幾個年輕人卻彷彿有著娘胎裡帶來悟性與戲感,一往那個位置放,瞬間就能精準地體現出那個作品那個人物在那當下所需要的種種一切,包括思維,包括性格,包括氛圍,你不妨去試著比較她前後兩個作品裡的氣息,在《白蟻》中思毫沒有溫度的線條(五官的,肢體的),在《替身》裡卻是蘊含著情感的,沉靜但豐沛,以一種與角色融合為一的姿態,值得人去細細品味。假以時日,鍾瑤在戲劇上的耀眼成就,將是不可限量的。
《替身》的播映相關訊息:
★公視7/9 周日午間12點半
★Vidol、CHOCO TV、愛奇藝台灣站、Gagaoolala 7/10 周一午間12點半
★Coming soon 緯來電影台
本文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紐約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碩士。涉足娛樂產業二十餘年:電影行銷、頻道經營、新聞採訪、唱片企畫、時尚發行,專業經歷遍及PEOPLE雜誌、春暉電影、滾石唱片、MOD、VOGUE、GQ等公司要職。出版《惡女阿楚》、《一個台客在紐約》等15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