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0 02:36:53→☆ 魅格格 ★←

同志與跨性別無法被「治療」,修改療法是強暴與兒虐。(2016.03.07)

社團法人走出埃及輔導協會」一個主張「矯正」與「治療」LGBT(女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的英文縮寫)的組織,將於3月初舉辦課程,教導教會如何「關懷」同性戀者。也許相比護家盟、真愛聯盟等激昂地反同反跨團體,走出埃及似乎顯得相當「溫和」,是站在「關懷者」與「輔導者」的角色,真的嗎?

 

Photo Credit:擷取自走出埃及輔導協會網站

Photo Credit:擷取自走出埃及輔導協會網站

 

走出埃及隸屬於「走出埃及全球聯盟」,它是個主張「矯正」與「治療」同志與跨性別者的組織,但是醫界與各國際專業組織早已聲明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受到什麼性別吸引)或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認為自己是什麼性別)從來不是什麼需要被「矯正」甚至「治療」的病症,這種論調反而對當事者的身心健康與發展、人格尊嚴、自信與人際關係有更大的傷害,所謂的「輔導」甚至可能構成家暴、強暴與兒虐等行為要素,就連創始者Gary Cooper及Michael Bussee,都因此公開道歉,抨擊該此種作法是「製造自我仇恨」,是個令人髮指的「強暴虐童者恐怖組織」。 

缺乏根據,欺騙社會大眾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黎巴嫩與香港等國的眾多醫學、精神科學、心理學、社工與兒少團體,都已經公開發表聲明,認為所謂的「修改療法」(reparative therapy,意旨任何意圖將非異性戀變成異性戀,或把跨性別變成順性別的「治療」行為)不過是缺乏科學根據的無稽之談,摧殘了那些「被治療」人們的身心健康,及其與親友、社會的關係。成立於1953年的美國兒童及青年精神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更表示這種行為涉及嚴重傷害的風險,更是醫學的禁忌。

CNN曾經報導過一則相關的故事:修改療法最常被提及的成功案例——奎克(Karig)

1970年代初,奎克5歲時因其女性化舉止被雙親送去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UCLA),參與一項為期10個月的「改造計畫」的實驗品。執行計畫的醫生喬治・艾倫・雷克斯(George A. Rekers)宣稱他是矯治性傾向最「成功」案例。但奎克家人指出,奎克終其一生都是同志,自從參與計畫之後,奎克變成不快樂、認為自己是不健全、錯誤的人,青少年時期常一個人躲在廁所中用餐。直到1985年出櫃依舊無法接受自己,極度憂鬱並在2003年自殺身亡,得年38歲。宣稱「治療成功」的無恥謊言,誤導社會數年及無數的機構。 

瘦身廣告般誇大不實的宣傳

 

「當事者見證」從不快樂的同志或跨性別者,藉由信仰的力量變成了「快樂的基督徒」,這些說法不覺得似曾相似嗎?這像極了報章雜誌與網際網路上會出現的減肥瘦身廣告中,「Before/After」的宣傳手法。所謂自願,可能是基於信仰不得不的選擇,說出自己的正面經驗只代表「自己」的良好感覺。企圖宣傳、過度簡化或導果為因,以醫學或神學為背後難言醜事包裝,那早已被專業醫學界所否定的「療程」,所謂見證人式的包裝形式尤其危險與反智。

 

1920年代的美國瘦身廣告。Photo Credit:Corbis/達志影像

1920年代的美國瘦身廣告。Photo Credit:Corbis/達志影像

 

 

在台灣誇大不實的減肥瘦身是違法的,遭到輿論、婦女團體、民意代表譴責並付諸懲罰行動。政府是否也該對這樣具有強烈傷害性的「當事者見證」,這種宗教性的誇大廣告進行取締,以免謠言、偏見與傷害持續擴散。 

污名化他人生命經驗

 

曾經參與矯正治療的當事者說明,這些機構與組織會以對談的形式,「挖掘」當事者的「成因」,當事者有性侵、家暴的經驗,甚至生長於單親家庭,就被粗糙地「歸因」於此,說法大多是:「創傷使然」「缺乏父愛母懷」。這些缺乏研究數據、時間點審視與專業判定,幾乎是隨意詮釋、見獵心喜。

美國疾管局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同志與跨性別更容易受暴,是因為同志與跨性別身分的弱勢與邊緣化使然,這則研究成果在教會色彩濃厚的《台灣醒報》中則轉而報導為:「同性戀小時候曾遭遇過性暴力,容易成為日後左右其性向成因之一」。這樣的作法不僅不尊重當事者的過往經驗,同時污名化同志、跨性別、暴力倖存者與單親家庭的當事人,以譴責的口吻對該群體施以二度傷害。 

涉及家暴、兒虐與強暴

 

「修改療法」除了無效之外,過程中時而涉及暴力與施虐。在親友與教會施予壓力、脅迫與強押下,被迫成為「矯正」與「治療」的受害者及實驗品。除了家暴與兒虐問題,以「矯正」與「治療」為名義的性暴力-所謂的「矯正強暴」(corrective rape),更是這些手法中,最常見的淫行之一。

 

南非開普敦的同志社群。開普敦是同志社群的聖地,當地成為許多受到侵害或矯正強暴等同志們的互相扶持的社區。Photo Credit:Corbis/達志影像

南非開普敦的同志社群。開普敦是同志社群的聖地,當地成為許多受到侵害或矯正強暴等同志們的互相扶持的社區。Photo Credit:Corbis/達志影像

 

這些故事時不時會在國外的新聞中出現,例如性傾向療法團體Love in Action為青少年主辦系列活動,一名16歲青少年Zachary Stark在自己的facebook表示遭父母強迫參與性傾向治療營,廣泛的引起關注,並造成美國全國性的遊行抗議活動,要求釋放柴切瑞。2005年十月,十七歲的DJ Butler也遭其父親以手銬銬送至Love in Action的營區。

知名媒體人琳・道夫,十四歲時公開自己的女同性戀身份,琳‧道夫的母親便從她祖父母家中強行壓制她至雷文戴爾精神病院(Rivendell Psychiatric Center)。「治療」內容包括:電擊治療、厭惡治療(看同性戀色情刊物病並聞氨水催吐造成厭惡感)等,這些報行持續超過150天,最終琳・道夫才從精神病院中逃脫。

克里斯多福・奧斯丁(Christopher Austin)是NARTH的知名同性戀傾向治療師,於2007年因涉及強暴男性病患,被判10年監禁;泰倫斯・路易士(Terrance Lewis)曾是加拿大溫尼伯市(Winnipeg)遠見聖經學院(Providence Bible College)的牧師及咨詢師,於2008二月因性侵害一名因同性戀傾向,前來尋求咨詢的年輕男子而被定罪,被害人指證說他使用一種名為「接觸治療」的活動,內容包括接吻、撫摸、以及性角色扮演。

艾倫・道寧(Alan Downing)是JONAH(猶太性傾向治療協會)的首席治療師,被許多參與治療的年青男性指認他要求他們在療程中裸露上半身或全裸來達到男性自我認同,甚至要求對方在他的面前處碰自己的陽具。

2014/12/28,一名跨性別少女莉拉・阿爾康(Leelah Alcorn),跳出公路撞上聯結車自殺。遺書中表示,她的雙親對她極為反感,送她去接受她不願意接受的宗教的修改治療,企圖把她變成「正常人」。其後,她便開始憎恨她的父母,亦在學校中「出櫃」。她的同學對她認同,但是她的雙親極為憤怒,認為此舉大大損害他們的聲譽。於是,他們把她趕出了學校,把她和她的朋友隔離,亦沒收她的手機。五個月後,他們把她的手機還給她,但是她已經失去了所有朋友。家暴、強暴與兒虐案例屢見不鮮。 

滿足自身淫慾與性想像

 

走出埃及的課程的介紹中,有一段是「如何協助同性戀者面對性癮?」,實在令人瞠目結舌!這個世界充斥著滿足異性戀男人的「春色」,連青少男都隨手可得,卻鮮少有人去提要處理這種「性癮」,只會被以「男人的天性」、「自然身心發展」解釋之。同志與跨性別者在順性別異性戀父權社會中,這種不及異性戀男人十中之一的性探索,卻要被解讀成「性癮」,這不是歧視什麼是歧視?

 

Photo Credit:Corbi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Corbis/達志影像

 

說穿了,是因為這些人士將同志與跨性別群體當作「性物」(sexual being),想到同志與跨性別就只有想到「性」,並引發他們的「性刺激感」,強迫他人改變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其實也是種「性癖好」、「強制異性戀」或「強制順性別」與「強制取精」、「強制潮吹」並沒有太多差異。由此衍伸出的「矯正」與「治療」行為本身就是種「性」行為的實踐,就像是將騷擾、毆打、凌辱、強暴、奴役、囚禁、人口買賣、謀殺與烹煮食用當成「性」一樣。這樣的行為與社會新聞不時出現的,假宗教之名行邪淫之實的神棍、騙徒有何差別。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指出:「針對兒童的性暴力是對兒童權利的嚴重侵犯。然而,這是在所有國家和社會群體的全球現實。它可以是性虐待、騷擾、強暴或性剝削或色情等形式」。修改療法這種無庸置疑構成兒少性虐的行為,就連相當具有公信力的《時代雜誌》也曾刊登文章直指〈修改治療是兒虐〉,並呼籲大眾一同連署支持政府取締對跨性別兒少的修改治療。

從來沒有任何一種騷擾與暴力,會因為被稱作「關懷」而合理化或失去殺傷力。就像不會因為強暴犯對受害者說:「我愛妳」或家暴者對受暴者說:「我是為妳好」,就讓一切變成「疼愛」與「溫暖」。如果明白這層道理,就應該了解「矯正」與「治療」,並不是也不該被稱作「關懷」,其對同志與跨性別者的敵意從未改變,始終將同志與跨性別者當成不正常、罪惡的,且當中的暴力本質,更不會因為這樣的擦脂抹粉而消失。


Logo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