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6 03:42:57→☆ 魅格格 ★←

生不逢時:評同志電影《基佬四十》。(2015.02.05)

生不逢時:評同志電影《基佬四十》

《基佬四十》劇照

  文:木雕禪師 (電影工作者、評論人)

  《基佬四十》是一部描寫在香港社會中的男同性戀愛為題材的男同志電影。劇情描述年過四十的羅家聲( 林子祥飾演),在保守的家庭背景和一段童年陰影影響之下,多年來一直向家人隱瞞其真正性向。當老爸不斷催他結婚,青梅竹馬女友又從加拿大回港,而他跟同居八年的男伴Sonny( 陳小春飾演)又陷入貌合神離之時,使他心中甚感困擾,不知該何去何從。

  這部電影非常出彩,可是遠遠沒有《春光乍泄》《藍宇》等出名,其中緣由呢,大概是因為出品在1996年,整個香港社會正面臨著97回歸的人心浮動,包括澳門和台灣都特別關注香港的步步回歸,社會的政治氣氛太濃,人們的注意力不可能關注到這個電影,另外李安的《喜宴》剛出,口碑非常討好,因此舒琪這個不錯的作品成為影壇遺珠了。

生不逢時:評同志電影《基佬四十》

  《基佬四十》描述了香港同性戀群體的世態象,可以說是一部同類型題材的佳作,本片中的同志給人感覺非常切合現實生活,個人覺得能夠反映出當時香港社會同志生活中(甚至全世界)的一個側面,不是都是像《霸王別姬》或者一些諷刺性比較強的主角那樣的蘭花指、女性心態,給人感覺就是活生生的身邊人群,其中的環境設置非常符合中國傳統家庭觀念,傳統思維的人們對同性戀的不理解、排斥、甚至鄙視,而也有持正面態度接受的,做朋友的,現在大陸這個圈子卻很像10年前這部電影中的氣氛。

  在《基佬四十》中,伍詠薇所飾演的家聲女朋友麗泉對同性戀持有開放的正面態度,認為只要是真愛,那就應該放膽追尋。可是,在當時的社會中,接受同性戀的人遠比不接受的人少很多,這可屬是少數。吳鎮宇扮演的旅行家,個性相比就比較文雅,《基佬四十》中吳鎮宇的戲份不多,但卻是文藝氣息極濃的一個角色,在眾多配角中顯得猶為出色,單是在戀人追悼會外的那一駐足就顯得敏感而溫雅,即捨不得情人的最後分別,又要考慮情人的身份和影響,讓人同情感嘆啊,吳鎮宇的確是出色的表達出了同志戀人無法被世俗接受的無奈和悲痛。而主角林子祥演技也相當不俗,小心謹慎的迴避到最後的鼓起勇氣的坦白,均合情合理,讓人動容,陳小春的角色詮釋也比較到位,因為年輕而無所顧忌,比較激進。還驚喜地看見毛俊輝老師,以及舒淇、李 ​​子雄、陳寶蓮等當年不是大牌卻演技精湛的好演員。林子詳在酒吧里唱給陳小春的那首歌《知己》(好像是這個名字),個人十分喜歡。

生不逢時:評同志電影《基佬四十》

  電影的結尾是個大團圓結局,很符合當時時事政治下,香港市民祈求經濟進步、社會繁榮、積極向上的心態,而幾場經典橋段,也顯示了導演熟練的商業電影的掌控能力,例如做面膜時的同志趣味爭吵、甘學者的葬禮、已經主角抓“包二爺”橋段等等。相比同類型題材,這部電影輕鬆幽默、積極向上,觀賞性以及回味都會給人不少共鳴。如果這個電影早產生或者晚兩年,估計影響應該不小,滄海遺珠啊……

  對於整個華語電影而言,舒琪的貢獻不可估量,這位集編劇、導演、監製、發行人和教學為一身的電影從業者,現任香港演藝學院院長,自己導演的作品口碑也不錯,而且擅長用新人,在香港對華語電影開拓國際市場方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自己也發行過100多部出色的藝術電影。他之前導演的《老娘夠騷》和後來的《虎度門》《基佬四十》《愛情Amoeba》風格大大不同(欣慰啊,他導演的六部電影我看了四部)越往後越趨向與輕喜劇。或許這個電影當時有點跟風《喜宴》的傾向,但是又感覺參融了香港特有的輕幽默風格,似的電影基調格外具有時代感,很像UFO出品的東西。呵呵,我還在幕後看見“陳果”的名字,當時,他應該正在和劉德華談論電影《香港製造》的構思吧。劉德華作為投資人,促進不少有思想和藝術品位的電影產生,實屬難能可貴。

 

*完整影片請連結: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49654.htm

(PS.僅限大陸地區民眾觀賞喔!)